“七个新跨越”“十个新突破”!济南“十四五”规划重点来了!
2020-12-24 10:16:33 来源: 济南日报
新跨越之一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规划《建议》提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省,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实现位次前移,省会城市首位度明显提升,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成为黄河流域核心增长极。
强省会首先要有强的综合实力。近年来,济南抢抓机遇、拼搏进取,经济发展持续在全省处于领跑地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始终走在前列。特别是今年面对疫情冲击,我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展现了发展的底蕴与厚度。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48.4亿元,位居全国20强,增长3.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4个、1.2个百分点。2020年正在冲刺收官,济南极有希望迈入GDP万亿俱乐部。对济南来说,这是新突破,更是新起点。迅速“长高变大”的济南,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膨胀、经济体量的增长,更是产业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持续提升。未来五年,济南深化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继续提升。唯有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方能真正让省会“强”起来,真正成为黄河流域的核心增长极。
新跨越之二
发展质量实现新跨越
规划《建议》提出: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新的突破,工业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提升,“四新”经济占全部经济总量比重超过40%,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0%,初步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对标高质量发展,济南近年来在加速动能转换中跃升能级、扬起龙头。这座城市以高起点的定位谋划发展,以高精尖的突破带动发展,以高速度的推进加快发展,以高水准的开放引领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与广度、深度与速度迈上了新的台阶。这座城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定出台“工业强市19条”,聚焦重点产业推行“链长制”,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全市独角兽企业达到4家。这座城市坚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创新水平指数连续两年居全省第1位,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2.6%。未来,济南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不动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发展“弯道超车”提供坚实支撑。
新跨越之三
改革创新实现新跨越
规划《建议》提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的突破,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各方面创新创造热情得到充分发挥。
济南,是一座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改革之城。今年以来,12项攻坚行动强势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第一个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在省内率先实现企业开办“全城通办”,荣获2020“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深化“一次办成”改革,前三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22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9.4万户,增长27.3%;强力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开发区内设机构数量压减51.4%。越改革越发展。未来五年,济南将继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改革支撑、动力源泉。
新跨越之四
对外开放实现新跨越
规划《建议》提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地位进一步凸显,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多向并进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自古以来,济南就是一座领风气之先的开放之城。今年以来,济南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认真落实稳外贸稳外资24条等措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推出330项改革措施;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引进市外投资1800亿元,增长20%;柬埔寨总领馆落地济南,领事机构实现零的突破;新开通国际货运航线10条,欧亚班列开行数量居全省第1位。越开放越发展。未来五年,随着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济南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开放传统,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多向并进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的质量、水平、档次提升到新的高度。
新跨越之五
城市品质实现新跨越
规划《建议》提出:城市功能布局更加优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城市更新取得显著成效,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公园数量达到1000个以上,泉城特色风貌更加彰显,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城市吸引力显著增强。
城市品质提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细文章。这座城市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城市环境,连续三年位列28个省会、副省级城市年度测评第1名,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未来五年,济南将坚持“工笔技法”理念推进城市治理,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努力打造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生活品质之城。
新跨越之六
治理效能实现新跨越
规划《建议》提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的高效执行体系基本形成,政府运转更加便民务实高效,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长效机制更加完善,城市安全、城市韧性显著增强,平安济南、法治济南、诚信济南建设深入推进,以党建为引领的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地方法规制度更加完善,广泛多层制度化协商民主深入推进。
治理效能事关城市稳定发展大局。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资源下沉,完善基层网格化治理,整合优化网格1.6万多个。制定落实社区治理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城市社区“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覆盖率达93%。我市被评为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创建示范市。未来,我市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此外,还将完善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加强政法基层基础建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新跨越之七
民生保障实现新跨越
规划《建议》提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基本形成,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人均预期寿命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十三五”期间,我市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民生答卷”——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100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21.13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33.9万黄河滩区居民圆了安居梦,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入选“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未来,围绕改善和保障民生,我市将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稳步提升最低工资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此外,还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未来,我们的大济南将成为儿童友好型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友好型城市,随时随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和进步!
新突破之一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规划《建议》提出: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加快集聚,“人才特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技术创新和转移转化体系更加高效,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群初步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000家,科技创新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处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的济南,必然需要科学创新的强劲动力作支撑。近年来,济南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创新水平指数连续两年居全省第1位,一批创新平台载体加快推进,海外引才认定数、“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均居全省第1位,使济南成为日益崛起的科技之城、创新之城。未来,我市将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打造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样的济南,必然会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科创中心。
新突破之二
高端智造取得新突破
规划《建议》提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实现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比重稳步提升,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等支柱产业竞争力进入全国领先行列,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壮大,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领航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
当前,智能制造已经成为重构制造业新格局的重要动力,成为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抓手。立足优势、精准定位,济南提出在高端智造方面取得新突破,就是要打造拥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推动“济南工业”强势崛起。这是制造业体系发力的重要着力点,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我市产业核心竞争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济南一直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有着雄厚的实力。在“工业强市”的背景下,济南的高端智造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到2022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将在2019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工业投资占比提高到25%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
新突破之三
文化旅游取得新突破
规划《建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进一步加强,全域旅游快速发展,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充分彰显,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以上,旅游年收入突破1700亿元,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亿人次以上,建成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济南自古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又获得“夜间经济十佳城市”“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等众多荣誉。随着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态、人文、社会治理等环境不断优化,济南正从单一性景点观光旅游走向全域化城市深度体验游,逐渐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背景下,未来济南将顺应旅游市场国际化、旅游需求品质化、旅游发展全域化趋势,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构建完成产业链、产业矩阵,才能实现更为高效的产业发展联动,推动城市文化旅游取得新突破。
新突破之四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规划《建议》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空间特色更加鲜明,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碳排放率先达峰,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让市民群众看得见一城山色、听得到泉水叮咚。
济南的自然之美浑然天成,山、泉、湖、河、城融为一体,这样的城市风貌,全国独有、世界少见,需要倍加珍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任何时候都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济南生态治理工作大刀阔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未来,生态立市、生态优先,“南山北水”格局下的“生态济南”将更加令人期待——以黄河和泰山两大生态系统为骨架,形成“融河拥山”大都市发展框架和“山泉湖河城”全要素统筹协调的城市空间格局。
新突破之五
医疗康养取得新突破
规划《建议》提出: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健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医疗健康体系不断完善,居民健康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基本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成为规模达3000亿级的支柱产业,“医药研产文旅”六位一体的中医药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国际医疗康养名城成为济南一张靓丽名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优质医疗康养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着力发展医疗康养产业,不只能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康养服务,还能助力济南加快高质量发展。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众多项目加快建设、济南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的背后,这座城市正朝着“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全力冲刺。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基本建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成为规模达3000亿级的支柱产业”等,描绘出了济南加快发展医疗健康产业的“路线图”,更令人对济南这个正在崛起的“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充满期待。
新突破之六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规划《建议》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大水利、重要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市区、市域、都市圈三个“一小时通勤圈”基本形成,铁路港、公路港、空港、水港和信息港联动的国际内陆港基本建成,4F级国际机场建成投用,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翻一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24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建设成为交通强国样板城市。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在大城崛起的进程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济南剑指“交通强国样板城市”这一目标,着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议》中提出的“4F级国际机场建成投用”“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翻一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24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等,都令人倍感期待。当前,济南国际机场北指廊航站楼、二平滑已全部建成,二期扩建工程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正在全力打造远期4条跑道、年旅客吞吐量8500万、国际最高级别的4F级机场。未来,济南将加快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高速公路建设,交通枢纽功能将不断提升,百姓出行也将越来越便捷。
新突破之七
数字赋能取得新突破
规划《建议》提出:高速、智慧、泛在、安全、绿色的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建成,黄河大数据中心地位凸显,国家级行业大数据加快汇聚,区域级数据中心集群和智能计算中心落地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提升,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全市数字经济占比达到50%以上。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蓬勃态势令人振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中提到:“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数字经济增速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85个百分点”。对济南来说,发展数字经济有着坚实基础和较大优势。全国第一条信息高速公路、第一家网络店都诞生在济南。2019年,济南的数字经济占比已达39%。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提升”“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全市数字经济占比达到50%以上”等,更是为济南加快数字经济发展锚定了新的航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发展,济南未来广阔无限。
新突破之八
民营经济取得新突破
规划《建议》提出: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进一步破除,企业制度性成本大幅降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和规模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竞相迸发,民营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5家以上民营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城市发展需要强劲有力的经济支撑,而民营经济是撬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为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我市开展了稳岗援企行动、稳链强链行动、消费拉升行动、政策惠企行动、金融助企行动、人才强企行动、法治护企行动、能级提升行动、平台搭建行动、环境营造行动等服务民营经济十大行动,通过制订《济南市百强民营企业培育办法》,全面启动人才“直通车”,积极搭建人才“孵化地”,积极破解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搭建“供需通”信息平台,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未来,我市将打造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雁阵企业群”,实施百强民营企业培育行动,实施“龙头建链、骨干壮链、配套补链、强基延链、赋能强链”,构建各种所有制企业优势互补,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健全完善服务民营企业长效机制,定期分析“12345”专席受理的企业诉求,提高精准服务水平。
新突破之九
县域经济取得新突破
规划《建议》提出:县域经济深度融入中心城市、城市群、区域经济板块,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扶持体系更加完善,历城等老城区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长清、章丘、济阳、莱芜、钢城等新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成为工业强市主要承载地;平阴、商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主要指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的县域达到3个以上,不少于3个区县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单元,既是富民强市的基础和保障,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十三五”期间,我市按照“少取、多予、放活”原则,市、县两级共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到2019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已占全市半壁江山。今年7月,省政府通报表彰2019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先进单位,济南市历城区获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专项评价先进县、章丘区获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评价先进县。未来,我市将提高县域政策成效,继续完善普惠化与差别化相结合的县域发展政策体系,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行动,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县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突出的特色集群和块状高地,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突破之十
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
规划《建议》提出:乡村建设行动取得重大成效,农村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农业企业不断做强,都市农业不断做优,集体经济不断做大,农业特色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建成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
乡村兴国家兴,百姓富国家富。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树牢现代农业发展“三个导向”,强化省会责任担当,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积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截至2019年底,我市常住人口、户籍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1.21%、58.8%。农村面貌焕然一新,2016年以来,我市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万户。围绕乡村建设,未来济南将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着力补齐污水处理、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未来可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济南的农村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七个新跨越”“十个新突破”,锚定方向、全面发力,济南一定能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中跃升能级、加速崛起。
-
重磅!美联储宣布降息
2024-11-08
-
重要通知!这一贷款政策调整!
2024-11-05
-
近1个月,45地发布楼市新政
2024-11-01
-
购房者必看!房贷利率【定价新机制】落地!
2024-11-01
-
超30省市推进现房销售,“期房”时代即将过去?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