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35天!济南宋刘村创下城中村拆迁新纪录
2023-07-19 16:44:53 来源: 济南日报
5月15日晚,随着最后几户征迁户在协议上签下名字,全市最大城中村之一的华山街道宋刘村城市更新项目签约工作接近尾声。
对于宋刘村城市更新项目而言,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点:在此之前,5天完成全村动员,15天完成村民签约;在此之后,20天完成拆迁,拆迁面积达66万平方米。华山街道全体干部群众再一次用“华山精神”创造了“华山速度”。
去年8月9日,市委书记刘强到历城区调研时,察看了一系列重点项目,其中包括宋刘村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建设情况,并要求历城区充分发挥优势,拉高工作标杆,勇挑发展大梁。历城区迅速落实,以昂扬的发展势头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短短35天,历城区啃下了宋刘村拆迁这个“硬骨头”,这正是历城区发展精气神的最好佐证。
有人说,从摸排签约,到拆迁砸下“第一锤”,拆迁工作的推进之快令人惊讶!
有人说,宋刘村拆迁已经超过了济南市以往的拆迁速度,刷新了城中村拆迁新纪录!
有人说,真是想不到,拖了这么多年的“硬骨头”竟然真能啃下来!
的确!拆迁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难”,而宋刘村的拆迁更是难啃的“硬骨头”。宋刘村拆迁涉及居民700余户,几乎家家都有自建房,而且自建房的高度,随着租户的增多像搭“积木”一样越建越高,随着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安全隐患与人居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面对不菲的房租收益和浓厚的故土情怀,村民的拆迁意愿十分低迷,自2018年第一次冻结,其间经历5次冻结,到最后老百姓自己都不相信拆得动,拆迁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如何在保护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完成宋刘村拆迁工作,成了主要难题。
但是,华山街道新一届党工委直面困难,信心十足——
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创造性执行能力,通过大兴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民意,事关老百姓的工作采取商量的办法,就一定能取得老百姓的最大支持。
上下同欲者胜。华山街道把拆迁战场当作锤炼干部作风的“考场”,拆迁过程中坚定不移地执行“把问题解决在前面、群众工作法、一把尺子量到底”原则,创造性抓落实,以敢于担当、善于干事、敢啃硬骨头的“硬作风”,交出了宋刘村拆迁的速度答卷与暖心答卷。
迎着全市“项目突破年”吹响的号角,宋刘片区开发建设的帷幕次第拉开。
一个决心
挑最硬的骨头啃,抓住契机大胆破局
“抬床了”“拆空调”……拆除队伍的号子声、搬家队伍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货车、三轮车、小汽车的汽笛声不断响起。“五一”假期期间,村民、租户利用假期搬家,宋刘村狭窄的道路上涌入无数车、人,在工作人员指挥下,搬迁工作忙而不乱。
楼挨楼,窗对窗,线连线,这是过去人们对宋刘村的第一印象。宋刘村紧邻二环东路,地理位置优越,因房租低廉,是不少“济漂”年轻人的第一选择。
“人口最多时能达到6万人,有在CBD上班的白领,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夜市摆摊的商贩。”宋刘村党支部书记刘其斌介绍说。
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自建房出租成了宋刘村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最高的盖到9层。“我家盖了5层楼,都隔成单间对外出租,一年租金收入有20多万元。”一名村民说。
也因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多年来,“宋刘村要拆迁”的消息一直流传,与传言并行的还有一句话:“等着看,拆不了!”
近年来,历城区发展大刀阔斧,城市面貌、经济发展、民生福祉日新月异,宋刘村城市更新迫在眉睫。
2021年,宋刘村所在区域被纳入济南市“中优”项目,今年2月,济南市发布宋刘片区城市更新项目。
征地拆迁,带来的是一次居住方式的巨大变革,必然会引发拆迁群众的反响。
“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再难,也要坚决把宋刘拆出来!”华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于涛下定决心大胆破局。
迎难而上,破难而进。
4月15日,宋刘村村委会发布拆迁公告,宣告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华山街道的宋刘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
一个理念
大兴调查研究,采取“商量”办法让百姓参与制定政策
拆迁公告发布之时,市民注意到,此次宋刘村全部采用货币化安置。从摸排到签约再到拆迁砸下“第一锤”,整个拆迁过程进展十分顺利……
“这个方案是我们村老百姓自己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村民刘秀珍对记者说,早在今年初,宋刘村就多次进行调研摸底、模拟投票,就拆迁安置办法征求民意。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
拆迁工作推进迅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兴调查研究。
在历城区住建局和历城城市发展集团的指导下,华山街道拆迁小组把全市以往的拆迁案例深入调研,结合宋刘村实际情况,把可能性都提前考虑,让方案有了更强的包容性。
“难题在一线处理,纠纷在一线疏导,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落实。”华山街道成立开发建设指挥部,将调查研究作为工作的重头戏,抽调机关干部分组入户,一遍遍调查民意,进行政策宣讲,使各项政策和目的、意义家喻户晓,把宣传工作做实。
调查走访、政策宣传、谈心解难……指挥部人员案头的台账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村里老百姓的“家长里短”。
“宅基地如何认定,上楼村民如何进行资格认证,离异家庭人员是否纳入村集体经济成员,超出规定范围的建筑面积如何补偿……我们归纳村民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并总结前期华山片区拆迁时遇到的问题,在制定拆迁办法时就定好应对举措,将重大事项交由群众做主。”宋刘村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毛永进说。
一个法宝
党建引领促征拆,跑出征地拆迁加速度
“轰隆……”4月27日,宋刘村中心区域一栋多层砖房的窗户框架应声而落,成为该村第一批被拆除的建筑,窗框拆除标志着拆迁队伍可以进场拆迁。而这栋房子的主人,正是宋刘村党支部书记刘其斌。
“党员干部要带头学透政策、带头搞好宣传、带头配合拆迁、带头确保稳定。”刘其斌带头搬家并请拆除队伍来家里拆除窗户、空调等。当天,宋刘村一共拆了十余栋房子的窗框,一多半是村“两委”成员的家。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凝聚起的红色动能,无疑成了此次拆迁工作的加速器。看见村里的带头人都签字带头拆,老百姓也纷纷在拆迁协议上签字。
5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历城区华山街道的宋刘村,数百栋自建房已人去楼空,挖掘机、喷雾车往来轰鸣。
“群众看干部,先从我家开始,争议一下子没有了。”刘其斌告诉记者,拆迁工作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的占了大多数,但仍有一部分拆迁户的工作不好做。宋刘片区开发,虽有益于老百姓,但真正碰到拆迁,部分村民总有“先签吃亏”的顾虑。
“一个政策讲到底,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拆迁过程中,这句话被反复提及,也是打消群众“先签吃亏”顾虑的关键。在补偿标准上,此次拆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统一结算,做到一视同仁。特别是资格认证时,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标准进行,工作人员始终做到一个政策、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套人马、一包到底。
“从书记家先拆,到家家户户跟着拆,大家拆迁政策都一样,政策在那摆着,对照政策对号入座,我们心里自然就没有疙瘩。”村民刘其欢说。
一个专班
提高创造性执行能力,最大限度保护群众利益
“到账了。”村民小刘收到了拆迁款到账的短信提醒。而在同一时间,小刘的舅舅李先生也收到了到账提醒。
小刘和舅舅李先生一家的户口落在同一宅基地上。按照过去的拆迁办法,同一宅基地的补偿款只能打到一人账户中,因家庭矛盾,二人都希望补偿款打到自己名下,为此迟迟不肯签订拆迁协议。
类似有家庭矛盾的村民还有十多户,指挥部和村“两委”经过讨论,增设分别付款方式,由村“两委”开具申请单,并标明二人所占比例,最后由村民、村“两委”成员分别签字后交由银行分别付款,问题迎刃而解。
既要坚决贯彻落实,又要提高创造性执行能力。“同一宅基地的拆迁款分开发放到两个人的账户,是此次拆迁的一个创新。”毛永进说。
在历城区“中优”工作专班的协助下,华山街道认真总结以往拆迁改造的经验,坚持守正创新,从一开始就注意“流程设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制度,这让拆迁工作少走了不少弯路。
“接地气,符民意,紧贴实际,解决问题,政策才有生命力。”宋刘村拆迁过程中,指挥部把握落实规律,在吃透上级精神、掌握当地实情、总结过去经验上做好结合文章。此次拆迁过程中,类似的创造性工作举措还有很多。
拆迁加速,民心生根。
“我们的拆迁责任人同时也是维稳责任人。在思想宣传工作中,大家把办公室‘搬’进老百姓的家里,进一步畅通沟通渠道,倾听群众诉求,提前介入,将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第一现场。”毛永进表示,除了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关心的历史遗留和实际问题,拆迁工作组还根据群众实际情况,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不与民争利,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实施办法。
“关键小事” 传递看得见的温情
搬迁现场,指挥部拉起一支100多人的队伍帮助村民、租户搬迁,维持秩序;签约大厅,支起反诈骗宣传大屏,保护村民“钱袋子”;内业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连夜整理拆迁资料,优化流程,将原本7天的工作流程缩短至三四天……解难题、算账目、传关爱,各攻坚组用真情实意,将拆迁工作做到了拆迁户的心坎里。
发展大幕已经拉开,美好生活就在眼前。作为城市的“北大门”,根据规划,拆迁后的宋刘片区将打造黄台山体公园、金融商务、总部办公、文创产业孵化园区等。“期待早日见到老家建设得越来越好。”这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百姓期许,更是华山街道全面开发建设、蓄势腾飞的全新起点。
-
济南地铁线网运营时间调整 机场南站末班车时间调整为23:10
2024-11-22
-
济南这家三甲医院新院区,即将开诊
2024-11-22
-
济南市轨交二期建设全面提速中 未来将实现8条线路联网运行
2024-11-21
-
济南地铁6号线、8号线,最新进展来了
2024-11-20
-
济南解除寒潮蓝色预警 下周一或将有小雨雪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