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铁三角”围城:万科恒大碧桂园前4个月卖了5300亿
2017-05-05 09:48:0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编者按【近日,克而瑞发布房企2017年前4个月销售排行榜,碧桂园首次突破两千亿级,万科实现1915.7亿元,恒大实现1440亿元。房地产三强似乎已构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铁三角”。也就是在去年,这三家企业刚过“三千亿”级大关,而今年前四月,同样是这三家企业,用全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已经完成了“千亿级”销售额。
细看这个排行榜不难发现,时间越往后推移,上述三强与TOP10其他房企越拉越大,比如第TOP20仅250亿元,第TOP50强仅不足百亿元。这意味着,或许到半年报时,前三强销售额是TOP30强的总和甚至TOP50强的总和,市场集中度越来越具有磁石效应,大鱼吃小鱼游戏,而非鲶鱼效应。】
当前,重新注重规模竞争似乎成为2017年房地产行业共识。即使面对政策调控的持续深化,大中型房企在过去的4个月也走出一条高光的业绩曲线。碧桂园、万科、恒大领衔的一线房企构筑成了“铁三角”,碧桂园的销售额更是已经攀升到“两千亿”量级。在过去,这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日前,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1~4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显示,碧桂园销售额达到了2006.6亿元,万科实现1915.7亿元,恒大实现1440.3亿元,三家领头房企实现总销售金额5362.6亿元,甚至超过排名其后的10家房企的销售额总和,行业集中度愈加明显。
亿翰智库的报告认为,此种趋势对成长型房企来讲,需要关注去周期化趋势,尤其是在投资节奏上,地价低时多拿,地价高时适当少拿,但绝对不能不拿,否则企业成长的连续性会受到制约。
“铁三角”领先业绩榜
调控在深化,大中型房企在过去的4个月依然收获了丰厚的业绩。从榜单分析,第一名、第二名都维持在了“两千亿”左右的量级,TOP3门槛达到了1440亿元,远超去年上半年第三名的1221亿元,TOP10和TOP50门槛也分别达到了420亿元和89亿元,显示出行业集中度的再次提升。
与去年同期业绩比较,今年前4月已完成去年上半年整体业绩的主要集中在TOP50房企,前10强房企中有6家,前30强房企中则有17家已达成此目标。
亿翰智库上市房企研究中心主任张化东认为,“三千亿”以上量级的龙头房企在经营上已经明显的去周期化,无论是春节淡季还是春季旺销期,单月业绩基本均在400亿元以上,其背后是企业投资节奏的去周期化以及城市布局的全面化、均衡化。
碧桂园在此方面的趋势明显,无论是投资端还是销售端。在拿地节奏上,去年前8个月基本保持每天一块地的进账速度,仅在当年9~11月份略有放缓,但当年底再次重启高速拿地模式。在销售端,其前4个月业绩已经超过2000亿元,按照现在月均500亿元的速度,全年完成6000亿元业绩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恒大在前4月的销售速度有所放缓,在营销措施上收窄折扣幅度,提高利润。从今年一季度的销售情况看,恒大仍然处于惯性延续之中,推货节奏平稳。亿翰智库的报告预计,进入二季度以来,恒大明显开始发力,大量新盘将在二季度及之后陆续入市。
经历股权之争风波的万科虽然表示对规模排名“不在意”,但在营销节奏方面,却没有放缓的迹象。今年春节后万科就开始加大推货力度,其中3月份的新推货量是平时单月的2~3倍之多,创下行业单月636亿元的销售纪录。
万科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净利润出现明显下滑。对此万科解释,由于销售额翻番、经营管理规模扩大,一季度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分别增长38.8%和29.3%,同时受融资规模扩大的影响,一季度万科财务费用也有所增长。此外,由于一季度结算项目中包含了一批合作比例较高的项目,使得当期少数股东损益占比较高。
万科董秘朱旭表示,第一季度万科竣工和结算规模有限,竣工面积占全年竣工计划的比例仅为5.1%,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下滑对全年业绩的参考意义不大,公司预计2017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仍将保持增长。
中小房企突围压力
在房企规模的竞争中,土地储备规模与结构对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阳光城总裁张海民就表示,现在的土地储备排名就是五年后的房地产公司排名。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表示,前4月从拿地金额来看,碧桂园和保利继续稳居前两位,首开、远洋晋级TOP10。1~4月,碧桂园和保利分别以535亿元和474亿元继续稳居拿地金额前两位。
总体来看,在2016年热点城市量价齐升带动下,房企取得良好的去化效果,资金较为充裕。尽管2017年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加码,但仍不能减弱房企拿地热情。2017年1~4月,房企拿地意愿依然强烈,TOP10企业拿地总价高达3460亿元。
相比三大巨头的全国性布局对冲周期风险,区域布局型房企在规模竞争上缺乏力度。亿翰智库的报告认为,首开、首创等出现增长受困,在榜单排名上均出现不同程度后退。究其原因,是因为一线及强二线短期内住宅去化仍然有支撑,但新增供应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政策多已是史上最严,后期市场调整将显著放大市场不确定性。
作为此轮调控供给侧的着力点之一,公开土地市场的竞拍限制繁多。从2016年的多城市土拍新政,包括提高保证金、规定现房销售、增加持有物业比重和年限等,到近期上海出台招标挂牌复合式新土拍政策,无一例外地提高了企业竞争门槛,封堵中小房企试图通过传统高周转模式继续发展的路径。
除去公开市场,并购将是中型房企突围的路径之一,“闽系”房企阳光城成为典型的代表。阳光城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阳光城新增土地储备项目25个,总建筑面积97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0%。其中,企业以招拍挂方式获取了12个项目,总建面141.9万平方米,以收购方式获取了大量土地储备。
亿翰智库的报告认为,此种趋势对成长型房企来讲,需要关注去周期化趋势,尤其是在投资节奏上,地价低时多拿,地价高时适当少拿,但绝对不能不拿,否则企业成长的连续性会受到制约。
-
济南唐冶街道高铁城X-2地块学校项目开工
2022-06-29
-
冯俊:价格走势企稳叠加政策支持,房地产低迷情况面临改善
2022-05-13
-
关注 | 山东发布2021年住房公积金年报平均每笔购房贷款可节约6.78万元
2022-05-05
-
【预售许可|周网签量|土地信息】济南市房地产业协会每周快讯(4.25-5.1)
2022-05-05
-
龙湖·雲峰原著|首个珠峰样板间又又又“爆仓”了!!
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