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账随人走”能否按期实现?打破地域壁垒进展慢
2017-06-26 09:15:3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在房价成为社会热点时,住房公积金这一为住房而设的专项制度安排,关注度也随之提升。特别随着人口流动、大城市房价离年轻人越来越远,公积金制度原始缺陷逐渐暴露,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
根据住建部规划,今年7月1日起,全国所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按照住建部《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业务操作规程》发布的要求,通过平台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业务。如今只剩下仅仅数日,各地能否按期实现上述政策目标,仍存在一定难度和变数。
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始于1999年,设计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要保障每一个人都能住有所居,都能用住房公积金减轻购房的压力。当初设计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方式为属地分散管理,不能跨市融通。这使得缴存人在一个地方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想到另外一个地方使用十分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也开始显现。其一,由于地域之间的壁垒没有打破,很多人的住房公积金只是“账面财富”,很难做到“账随人走”。即如果换一个地方工作,那么在原来城市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有一定困难。
其二,随着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至一定高度(如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成交均价已超5万一平,厦门、广州、南京等城市则在3万左右),不少年轻人在这些城市买房已十分艰难。但公积金异地购房又未实现,账上空躺着公积金只能暂时为他人做嫁衣。无疑,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让一部分人不但没有公积金制度的获得感,甚至有可能对公积金制度产生“劫贫济富”的不良认知。
住房公积金问题备受关注,主要还在于缴存人数之多、金额之大以及政策壁垒不少。住建部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实缴单位238.25万个、实缴职工13064.50万人,截至2016年末缴存总额106091.76亿元,缴存余额45627.85亿元,均保持了连年增长。
实际上,关于公积金打破地域壁垒,尤其是异地贷款的呼声由来已久,不过进展一直极为缓慢。原因包括各地公积金系统没有联网,异地提取公积金或者贷款,很难查到使用人的相关信息,数年前住建部就曾提出实现100个城市住房公积金全国联网的目标,但是未能如期实现;此外,各地公积金缴存标准不一、贷款利率和政策也有所不同。
坦率地说,不论是公积金信息全国尚未联网,还是各地政策有所差异,都难说是打通地域的真正障碍。许多省份内部已实现互通,个别城市可以异地贷款,足以证明客观因素不难克服,而真正的障碍是是否有动力去做,以及协调各方利益。比如,各地公积金缴存旱涝不均,一大笔资金留在当地,对于地方有着巨大的诱惑。根据2016年数据,全国10万亿元缴存金额中,广东一省即达万亿,北京、江苏、上海、浙江等居前,中西部省份相对较少。
按照住建部要求,相关平台将于今年6月底上线,自7月份起,将可实现住房公积金“账随人走、钱随账走”。也就是说,上述第一个问题——公积金异地转移将会在7月1日之前彻底解决。很明显,这将是住房公积金管理机制的重大变革和实质性进步,对盘活公积金、提高公积金的利用率乃至增强人们对于公积金制度的获得感均有裨益。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即公积金异地贷款,目前似乎还没有解决的迹象。实际上,随着近两年房价的上涨,高房价已将不少年轻人在大城市的购房梦打碎。如果说买不起房子就不宜留在大城市,明显不妥当,且这些人群按规定缴纳公积金,理应有享受的权力,如果在大城市购房不可得,那么回老家或者其他城市购房利用公积金,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公平的事。
公积金异地转移解决好,公积金异地贷款在技术上看似乎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关键在于需要以改革打破利益壁垒,使得公积金制度让缴纳者尽量都能享受。
同时,实现公积金异地贷款,对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也有不小的作用。众所周知,公积金不能异地贷款,阻碍的主要是在大城市缴存公积金,而要在中小城市购房者,目前的政策是,如果一人只在北京缴存过公积金,那么在外地城市购房就无法享受公积金贷款。随着近两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分化,大城市过热迭创新高,中小城市则库存压力较大,因此,放宽公积金异地贷款,亦有利于缓解大城市需求压力和促进中小城市去库存。
换言之,放开公积金异地贷款,以改革打破利益壁垒促进民生,利国利民。
-
岁末楼市被注入“强心针”,中国经济将迎来“暖冬”
2024-11-22
-
楼市“止跌回稳”迹象初显 高端住宅热销助力提振市场信心
2024-11-22
-
报告|10月一线城市租金环比回升
2024-11-22
-
楼市新政利好持续释放 土地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2024-11-21
-
最新发布!LPR本月保持不变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