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交出2023年民生实事成绩单!这场发布会请您阅卷

2023-12-05 17:30:20 来源: 济南发布

[ 摘要 ]近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济南市民生实事的完成情况。

近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济南市民生实事的完成情况。

今年1-10月,济南民生支出886.7亿元

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介绍,今年以来,济南紧紧围绕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锚定“项目突破年”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效能治理、打造高品质生活。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量质齐升,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5%,多项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打下了坚实基础。1-10月,全市民生支出88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9.2%。一项项惠民举措加快实施,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见效,一桩桩民生实事温暖人心,民生愿景加速成为幸福实景。

今年1-10月,济南减税降费超过340亿元

济南聚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共同富裕基础更加稳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出台稳定和扩大就业25条措施,发放就业援助补贴3.7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6.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22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分类别分层次实施一系列就业帮扶行动,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2.05万个、公益性岗位4.55万个,建成零工公寓5533间,落实失业保险待遇6.78亿元,惠及各类群体44.74万人次。加大稳企稳岗力度,减税降费超过34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04亿元,稳定岗位66.37万个。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572元、21125元,分别增长4.9%、7.2%,人民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济南今年已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5所、新增学位3.9万个

济南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质量教育供给更加充分。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强化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0%,提前完成省“十四五”学前教育目标。深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5所、新增学位3.9万个,让更多孩子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培养打造省级高中学科基地6个、省级特色高中2所,20余所普通高中探索多样化特色化招生。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在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等国际赛事中荣获5金2银。成立济南特殊教育集团,努力办好有温度有品质的特殊教育。不断深化校地合作,与山东大学共建济南晶谷研究院,空天信息大学、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加快建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济南坚持把体育锻炼融入校园生活,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历城二中女足勇夺世界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济南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045元、814元

今年以来,济南紧紧围绕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锚定“项目突破年”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效能治理、打造高品质生活。

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济南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职工养老、居民养老、工伤、失业和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提高至170元,失业金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多措并举减轻看病就医负担,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730元,门诊统筹年度支付限额由3000元提高到4500元。持续加强帮扶救助,全市慈善组织达到109家,发起“幸福家园”慈善项目920余个、惠及群众120万人次。加大困难群众保障力度,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045元、814元,发放救助资金12.7亿元,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

济南市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六大中心”全部建成,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7665家

济南聚力建设健康济南,医疗康养服务更加完善。济南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打造医疗服务高地,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宣武医院济南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市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六大中心”项目全部建成,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7665家、床位7.6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3.7万人,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更加关爱“一老一小”,累计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4142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长者食堂等各类助餐场所达到2590处、累计服务3000万人次,人均预期寿命79.99岁;入选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泉心托”成为全国首个托育城市品牌,千人口托位数达4.47个,发放育儿补贴2862万元、惠及家庭1.2万个。

济南今年启动城市更新项目64个,开工棚改安置房8618套

济南聚力提高宜居宜业水平,城市生活品质更加优越。济南坚持以“工匠精神”“绣花功夫”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轨道交通二期6条线路、至济阳有轨电车项目顺利推进,新开及优化公交线路60条,新改建城市道路163.5公里。

实施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十大行动”,城区高峰期交通拥堵指数较年初下降7.6%。

启动城市更新项目64个,策划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131个,开工棚改安置房8618套、基本建成21612套,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8个、惠及居民9.9万户。

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6万套(间),累计发放泉城安居卡7万张(泉城安居卡的申请人必须是在毕业5年内,具有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在济南有稳定就业并正常缴纳养老保险和公积金,持卡人可选择申请享受保障性租赁住房或租赁住房补贴)、新就业职工租房补贴1亿元,托起新市民的“安居梦”。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PM2.5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等级,重点泉群保持20年连续喷涌,完成造林1.2万亩,新建各类公园100处、绿道100公里,蓝天白云、水清岸绿成为泉城生活新常态。

济南今年建设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18家

济南聚力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市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文化体育事业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18家,新建泉城书房8家、累计达到50家,举办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5万场次。积极打造城区“15分钟健身圈”,建成各类运动主题公园69处、社会足球场214片、健身站点7000余处,“一城山色、涌动泉城”登山游泉打卡成为市民健康生活新时尚。成功举办2023泉城马拉松,近3万名省内外马拉松爱好者参赛,用脚步丈量这座千年古城的深厚底蕴和无限活力。

济南是全国唯一连续13年命案全破的省会城市

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民幸福的保障。济南市高标准推进平安济南、法治济南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入实施“八五”普法,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成效明显,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3年命案全破的省会城市,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民生大事,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审计式”监督检查服务,指导帮助企业建章立制14.3万项,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1727个,1-10月,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8%、24.5%,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目前,济南市民政局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524张,超额完成民生实事任务

济南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苏楠介绍,家庭养老床位是指一整套的专业化养老服务,主要包括对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实施必要的适老化改造,在家中设置护理型床位,并由专业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护理、生活照料、远程监测等专业服务,服务对象为60 周岁及以上,经评估为4-6级的中、重度失能老年人。

近年来,济南市民政局聚焦老年人“养老不离家、不离亲、不离群”需求,探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将适老化设备及专业照护服务“嵌入”老年人家中,扩大了优质养老服务供给。

一是从硬件着手,按照养老院专业护理型床位设置标准,对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配备相应辅具,安装信息监测等设施设备,使老年人家居环境更加适合上门护理。

二是从服务着手,遴选二星及以上等级的养老机构,上门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专业服务。

三是从补贴着手,申请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可享受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每月300元的服务补贴,低保、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扶家庭的服务补贴标准提高到每月450元。

苏楠说,目前,济南市民政局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524张,超额完成民生实事任务,满足了部分最刚需老年人“原居安养”的养老服务需求。

此外,针对全市的养老服务工作,苏楠表示,近年来,济南市民政局紧抓入选全国首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契机,不断织密基本养老设施网络,加快完善服务政策体系,提升服务品质,覆盖全体、重点突出、保障适度、健康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初步成型。在2022年度全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济南市养老服务工作综合评价得分全省第一。今年,济南市被国务院确定为“2022年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的表扬激励城市”。

一是织密基本养老设施网络。在老旧小区,采取追缴、购置和闲置资源改造等方式,补齐养老设施欠账。对新建小区,将养老设施配建列入土地出让条件,实行设计、报批、建设、核实、验收“五同步”,由开发商代建的设施总建筑面积达87.64万平方米。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总量达4142处,全省最多。全市各类长者助餐场所达到2590处,全省最多,累计提供助餐服务3000万人次。

二是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50余件,对济南市户籍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和高龄独居等急需、刚需老年人,在入住养老机构、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居家养老服务等方面,分类设置补助政策。针对低收入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2022年以来,开展“情暖夕阳”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关爱项目,惠及1682名老年人。

三是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质量。强化规范提升,发布社区式日间照顾机构工作指引,规范社区养老设施服务场所、功能设置及人员配置。开展养老服务设施等级评定,评选三星级及以上养老服务设施555家,实施差异化奖补,引导养老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强化人才支持,成立养老服务产教联合体,建立“政校社”战略合作机制,累计培训养老护理人员3万余人次,济南市所派选手在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中包揽前三名。加强综合监管,全省率先出台养老机构预付费管理办法,为养老设施安装视频监控和电、气、消防等安全监测设备,推动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苏楠说,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抓好《济南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落实,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强化养老机构综合监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完成任务目标110.7%!1-10月份,济南市城镇新增就业16.6万人

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延学介绍,保就业就是保民生,稳就业就是稳经济,促就业就是促发展。今年以来,人社部门坚决扛牢稳就业政治责任,全力以赴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1-10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6万人,完成15万人任务目标的110.7%;帮扶困难人员就业8744人,提前超额完成7000人的年度目标。

一是释放政策红利稳就业。研究制定《济南市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聚焦培育新就业增长点、强化重点产业就业支撑、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助力企业稳岗扩岗、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促进人力资源要素提升、推进数字就业建设、优化就业服务环境8个方面推出25条工作举措,打出稳就业政策组合拳,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体系。今年以来,综合运用“直补快办”“免申即享”等方式,一揽子落实吸纳就业补贴、创业补贴、社保补贴、稳岗补贴等资金13.68亿元,加速释放稳就业政策红利。

二是精准供需匹配促就业。线上,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存在的就业信息不对称、岗位供需不匹配两个突出问题,创新打造了“海右人才就业数智化平台”,开发了“济南云聘e码通”,建立岗位信息和求职信息“双归集机制”,实现就业供需信息智能匹配、精准推送,有力提升了就业工作质效。线下,搭建“才聚泉城常态化互动式招引平台”,瞄准国内重点高校和创新资源集聚城市,常态化走出去开展校企合作、招才引智等系列活动,开辟13条专线引才线路,在40所重点高校开展校园专场引才对接会;在全市50余所驻济高校轮动举办“选择济南·共赢未来”就业双选会,推出“招聘夜市”等特色招聘活动,提供岗位信息58.78万条;发挥市场化促就业作用,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组建黄河流域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组织“百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校园”活动,开展招聘活动253场,帮助3.4万名求职者实现就业。

三是加强创业扶持扩就业。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创业十项措施”,推出“创业提振贷”,个人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60万元(创贷30万元+商贷3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1000万元(创贷300万元+商贷700万元)。今年以来,发放创业贷款13.07亿元,扶持市场主体5788家。加快推进黄河流域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成“长清大学城创业服务站”,组织创业导师、优秀企业家等资深创业专家,先后走进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管理学院等驻济高校,开展各类创业交流分享活动132场,服务在校大学生近万人,服务创业项目和初创企业160多个。举办2023年“就业创业榜样事迹分享会”,选树“十大创业之星”,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在全国第二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济南市获得金奖3名、银奖7名、铜奖6名、优胜奖12名,获奖数居全省第一。

四是聚焦困难群体保就业。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举办专场招聘372场,达成就业意向5.58万人次。扩大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规模,今年新安置上岗4.55万人。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标准由每人607元提高到647元,为5.28万人次困难人员发放社保和岗位补贴3.7亿元。紧扣农民工就业需求,探索建设“海右灵活用工综合服务平台”,引入“小优快工”“招蓝天下”“齐鲁零工”“蟹壳零工”“政和科技”等市场主体,提供“供需撮合、技能培训”等服务,拓展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推进零工市场和零工公寓建设,每个区县(功能区)规范发展1家以上公益性零工服务场所,为农民工就近就业提供便利服务;加快建设“劳动者之家”,建成零工公寓5533间,为广大农民工提供实惠、优质的住宿服务。聚焦农民工新需求新期盼,还制定实施了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提升九大行动,为促进农民工实现更好就业、共享发展成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今年以来截至10月底,济南共完成免费“两癌”筛查20.97万人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马红薇介绍,宫颈癌、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通过早防早治,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济南市在“两癌”综合防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相关工作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

2021年,济南市入选国家首批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宫颈癌综合防治创新模式试点城市,连续两年位列试点城市综合评估第一名。

2023年,济南市启动实施新一轮适龄妇女“两癌”筛查民生项目,将城镇灵活就业和无业适龄妇女纳入免费范围,实现城乡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全覆盖。截至10月底,共完成免费“两癌”筛查20.97万人,其中城镇灵活就业和无业适龄妇女2.48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建立“两癌”综合防治工作机制。联合教育、财政、总工会、妇联、慈善总会等部门出台《济南市适龄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济南市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和长效资金保障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两癌”综合防治的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探索建立五位一体综合防治模式。率先实施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民生项目,累计为7.3万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目标人群接种覆盖率达到93%。在免费“两癌”筛查项目基础上,联合工会、妇联推动将“两癌”筛查纳入女职工健康查体。联合市妇联、慈善总会建立贫困救助机制,对确诊贫困患者进行救助,累计救治资金达到731万元。探索建立了“防筛治救智慧”五位一体癌症综合防治模式。

三是强化质控管理,持续提升“两癌”综合防治能力。成立全市“两癌”综合防治中心,依托市疾控中心和市妇幼保健院牵头负责全市HPV疫苗接种和“两癌”筛查人员培训、业务指导、质量控制等工作。依托全国领先的“济南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两癌”综合防治信息平台,集成HPV疫苗接种、“两癌”筛查、诊治、救助等数据,实现了“两癌”三级防治的贯通整合和闭环管理。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在重大疾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中走在全国前列,不断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更多卫健力量。

近三年,济南民生财政支出累计达3037.8亿元,占比逐年提高

济南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单哲介绍,近三年,财政在民生方面累计支出达3037.8亿元,民生支出占比逐年提高。1-10月份,全市民生投入886.7亿元,预计全年民生占比80%以上,其中,18件民生实事安排资金48.77亿元,已拨付42.9亿元。在财政“紧平衡”的情况下,市财政局始终坚持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力地确保了民生支出不降反增,坚决把好事办好。

坚持“三个原则”,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兜牢底线”,将“基本民生”足额纳入预算安排,重点保障以人员或家庭作为直接补助对象的民生补贴类项目,以及有明确保障范围和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第二个原则,就是坚持“尽力而为”,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在经济和财政发展可承受范围内,最大限度改善民生,围绕困难群众保障标准提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养老托育、殡葬改革、零工公寓等重点,克服财政收支困难,有效落实各项惠民举措。第三个原则,就是坚持“量力而行”,建立健全民生政策管理制度,对拟出台的民生政策,除国家和省统一要求外,报上级政府备案审核,确保民生保障更可持续。

加强“三个统筹”,提升民生实事保障水平。第一个统筹,就是统筹“上级资金”,在用好本级预算资金的基础上,将上级转移支付、政府专项债券纳入预算,统筹用于民生重点项目。比如,今年争取中央资金2亿元,明年预计争取3亿元,用于广安门济南医院建设,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使用24亿元的专项债券支持石热入济项目,推进低效小煤电关停并转,促进天蓝地绿水清。第二个统筹,就是统筹“存量资金”,大力压减和控制一般性、非重点支出,收回长期沉淀闲置资金,增加民生领域可用财力。今年通过压减公用经费和收回结余结转资金统筹10.2亿元,用于重点民生支出。第三个统筹,就是统筹“金融资本”,通过加强财金联动,合理使用政策工具,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重点民生领域。比如,吸引社会资本三年投入273亿元,支持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城市内涝治理,缓解老百姓关注的雨天道路积水和污水冒溢问题;通过财政贴息引导金融机构新增创业担保贷款4.1亿元,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农业保险补贴提供风险保障逾72亿元,帮助农户分散经营风险等。

强化“三个机制”,确保民生资金花出实效。第一个机制,就是强化“绩效管理机制”,加强民生政策事前绩效评估,实行民生资金全过程绩效监控和重点绩效评价,落实“双报告”制度,用好“五方协同精准联控”工作机制,提高民生资金使用效率。第二个机制,就是强化“数字赋能机制”,用好数字化手段,建强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加强对直达资金预算分解下达、资金支付、惠企利民补贴补助发放情况的监控,促进资金落实到位、规范使用。第三个机制,就是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将保基本民生放在基层“三保”的突出位置,建立对区县“三保”的监测规则和激励措施,对“三保”工作做得好的区县,在转移支付、库款调拨等方面给予奖励。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坚决完成今年民生实事的收尾,做好明年民生资金保障工作,以实际行动提升泉城人民满意度、获得感,为“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贡献财政力量。

声明:以上资讯中涉及到的面积均为建筑面积
微信
更多分享
猜你感兴趣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