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二五济南新跨越 现代路径:成长路上的城市抉择

2015-12-01 08:42:29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 摘要 ]不平凡的2015还有不足一个月就要过去了。如果以5年为章节,“十二五”这个篇章显然进入了收尾阶段,和以往的章节相比,济南这5年又留下了怎样的笔墨?

辉煌十二五济南新跨越 现代路径:成长路上的城市抉择

不平凡的2015还有不足一个月就要过去了。如果以5年为章节,“十二五”这个篇章显然进入了收尾阶段,和以往的章节相比,济南这5年又留下了怎样的笔墨?

不妨顺着被称为济南“第一大道”的东西交通大动脉经十路前行,来丈量梦想的轨迹,抚摸城市的崛起。从奥体中心,经过刚起步的济南中央商务区,穿越老城,来到西部新城,这条一眼望不到头的马路,蕴藏着一座城市当下的精彩,也析解着城市的过去、指向着城市的未来。上一个5年,“东荷西柳”拔地而起,让城市的目光聚焦东部;即将过去的这一个5年,“一院三馆”一跃而起,泉城的西部带着城市迈入高铁时代;未来5年,举市上下都在期待的济南中央商务区必将成为城市最闪亮的明珠。这条主干道上的布局,正是巨笔描绘出的现代城市的缩影。

5年来,济南长高长大了。从东部明显领先到东西两翼齐飞,从“南控北跨”为现实所困到“脑袋打开一毫米”带来一片新天地,从300多米的城市第一高楼绿地中心建成到569米的山东第一高楼蓝图出炉,城市的变化让人叹为观止。

5年来,济南变美变靓了。或许你还对大气污染、交通拥堵而吐槽,但你应该会记得曾经那座“逢水必污、逢河必干”的城市,如今已是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竞争性评审中排名第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过程,已然使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森林城市的荣誉已经收入囊中。被建筑物覆盖的城市开始“显山露水”,脏乱差的环境逐步变得洁靓谐。

5年来,济南变得更加理性更加睿智。只有高和大不行,还要精明增长,努力使城市沿着紧凑、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只有美和靓也不行,要让城市更要上档次、更有现代范儿。这种思路和理念,深入城市肌理,让城市受益匪浅。

时光犹如妙笔一般,时而奔腾怒放大笔如椽,时而蜿蜒绵亘精雕细琢,在5年间,织就魅力泉城的锦绣华章,将一幅城市巨变的壮美画卷铺展开来。

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城市更有现代范儿

过去,很多济南人买房时有个观念:买东不买西、买南不买北。买东,是因为东面发展快、前景佳;买南是因为南部生态好、地势高。如今,这样的观念正在逐步改变。

西部新城日新月异,开发商接踵而至,前景一片大好。这个新城区已成为交通畅达的动力之城,从这里出发,15分钟内可到达老城中心,30分钟可到达机场,一个半小时可到达北京,两个半小时可到达上海。这里,将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商贸会展、商业金融、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成为充满生机和现代气息的区域。

北部跨河发展喜报频传,项目带动效果明显。这些年,我市完成了新一轮北跨发展战略研究,启动了北跨总体规划编制,以新材料产业园和鹊山龙湖两大支点力促北跨,取得了明显进展。数据显示,2012-2014年,黄河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高于全市平均增幅。

放眼全市,建城区超过二成的土地上正掀起建设的高潮,给我们以无限的期待。

“城”有多大,“市”就有多广。这是济南的选择,更是智者的抉择。

过去,不少人说起济南,会和“土气”联系在一起。如今,这种印象逐步在改变。

4月29日,济南非遗园(方特东方神画)开园,让济南告别了没有主题公园的历史,也使济南拥有了全国首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大型乐园。

9月28日,带着众多期待的宽厚里正式开街,这个有泉、有城、有府、有阁,更有街、有巷的项目,更新了人们对商业综合体的印象。有人已经把它和上海的新天地、成都的宽窄巷、南京的夫子庙开始比较,必将成为“让外地人一定来、济南人经常来”的地方。

10月23日,济南最高的楼——303米的绿地中心与济南最大的单体商业建筑——海宁皮革城同日开业,刷新着城市商业的“高宽度”。厚积才能薄发,一个个“高大上”的项目使济南越来越有现代范儿。

城市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二环西路、二环南路快速路今年建成,二环西路南延、二环东路南延(地面道路)加快建设。新建改造济齐路、山大路、和平路等59条道路,综合整治道路738条,新建、改扩建快速路及主次支道路328公里,完成城区65条河道综合治理,新建雨污水管网170公里,消除河道排污口1200处,污水处理率达到96%以上,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处于全国前列。

精心呵护用心扮靓美丽家园

一个城市的发展,如同一个人的成长一样,也需要精心呵护。

数百年来,“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让外地人羡慕、济南人自豪。但曾几何时,水或污染或被遮住,山也被破坏、遮挡。10月14日,位于景色秀美的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佛慧山景区北麓的自留地甲鱼馆开展拆除,开启了济南“显山露水”的步伐。有山有水是历史给济南的馈赠,如果我们暴殄天物,如何对得起历史?如何给当今以交代?“济南具有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独特风貌。彰显泉城特色风貌,必须做好‘显山露水’文章,让湖光山色勾勒出城市的天际线。”济南人正欲找回失去的美丽。

曾几何时,济南一度被贴上了“脏乱差”的标签,“大县城”成了济南的代名词。这5年,济南人接过创卫的接力棒,在新的起点上拾级而上。

我市整合各级各方面力量开展了扬尘污染、交通秩序、噪声扰民、违法排污、建筑工地、河道沟壑、居民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和垃圾死角等17个方面的专项整治,整个城市环境大为改善。全市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规范化收集运输率达到99%,垃圾日产日清率达到100%。投入50多亿元,用于农副产品市场的新建和改造。建筑工地全部实行规范围挡作业,在城市周边设立倾倒场12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10.3平方米。

民以食为天,保卫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义不容辞。3年来,我市投入资金过亿元,用于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先后开展了农产品源头、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安全四个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小吃街”专项整治行动,对经营业户证照管理、加工间布局、现场制售、周边环境等进行网格化管理。公开聘请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监督食品安全工作。

有山、有水、有绿树,是人们常常向往的惬意生活环境。一座生态、宜居、文明的城市,除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与之相应的城市景观绿化。5年来,我市新建城市绿地2226万平方米,新造林108万亩,新建湿地公园17处,公众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5%以上,这些数据让济南扛回了“国家森林城市”这块含金量很高的奖牌。

管好一座城市,突击治理只能保持一时的“光鲜”,没有长效保障的集中整治,往往会治而复乱。为此,我市在实践中一直摸索实现城市常态化高效管理的可行之路。河道管理推出河长制、道路管理推出路长制、研究制定市建筑垃圾管理新规、修订《济南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启动《济南市城市管理条例》、《济南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办法》立法工作……这些规章制度让城市管理进入了良性轨道。

不只是外表在变,还有理念的更新

一座城市如果只有长大长高、只有变美变靓,那也能是徒有其表。5年来,济南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不只是表面的变化,更有理念的更新、思想的成熟。

城市看似很大,可土地毕竟有限。去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了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和重点城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这也意味着,今后城市有了边界,过去“摊大饼”式的发展之路走不通了。怎么办?我市提出了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集约利用中心城区土地资源、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的同时,积极探索卫星城发展模式,做好卫星城规划布局,形成由城市中心、次中心与卫星城构成的城市发展规划体系,为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永远回避不了一个话题——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有人说二者相互促进,也有人说二者相互矛盾。事实上,这就如同是硬币的两面,既相互对立,又相生相伴。只有科学地诠释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互为促进。发展是第一要务,但绝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GDP。南部山区是济南的泉源、绿肺、水源地和后花园,就要打造成生态保护区、绿色发展示范区。明府城和老商埠两个片区,分别是济南历史文化和商埠文化的典型代表,也要以保护为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历史街区肌理,使之成为城市精品亮点。该发展的发展,该保护的绝不含糊,如此,才能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一些地方盲目造城使新建城区成了空城、睡城,一些老城随着人和产业外迁也失去了生机。为此,我们这样回答新城与老城的关系——坚持以新城发展带动老城改造,以老城改造支撑新城发展,加快建设居住、生活、工作一体化的新城,完善提升老城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实现新城老城良性互动、联动发展。于是,建城不只有城,还有产业,像吴家堡片区的改造引进了方特东方神画、温泉城等项目。华山片区开发的定位是集历史文化、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商务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其中旅游产业将是其今后的主导产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的过程中,济南正确回答了城与人的关系、城市与环境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这样的作答,既有千年古城厚积薄发的历史积淀,更有当代人奋发求进的现实成果。

让城市更有现代气息、让市民生活更美好,泉城济南不断追求着更高的目标。


声明:以上资讯中涉及到的面积均为建筑面积
微信
更多分享
猜你感兴趣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