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如何奔向特大城市?

2015-12-07 10:21:14 来源: 济南日报

[ 摘要 ]近日对外公示的《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草案)提出,到2030年济南城区人口将达500万以上,进入特大城市序列。
    近日对外公示的《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草案)提出,到2030年济南城区人口将达500万以上,进入特大城市序列。成为特大城市,意味着城市的知名度、辐射力会大幅提升,城市人口规模、城区面积也会相应增加,但与此同时,人口太密集也会给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可能会催涨房价。因此,迈入“特大”的道路,既是济南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对城市的巨大考验——
近日,一则关于“济南到2030年进入特大城市序列”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什么样的城市才是特大城市?未来济南如何迈入特大城市行列?有专家认为,如果一味地把城市做大,目前存在的“城市病”可能会愈演愈烈,只有在做大的同时把城市做强,甚至把“做强”放在优先位置,才能使城市的发展更可持续、更加健康。
全国特大以上城市只有16个

济南去年由特大城市降为大城市
1980年我国城市划分标准
■特大城市:城市人口(中心城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
■大城市:城市人口50万以上到100万
■中等城市:城市人口20万以上到50万
■小城市:城市人口20万和20万以下
济南在这个标准出台后一直属于特大城市序列。
2014年新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
■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
■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I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500万以下;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300万以下)
■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
■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
根据国务院2014年新城市划分标准的设定,一夜之间140个特大城市只剩下16个。
现有超大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
现有特大城市
武汉、成都、南京、佛山、东莞、西安、沈阳、杭州、苏州、哈尔滨
新标准下山东城市分类
■I型大城市:济南、青岛
■Ⅱ型大城市:淄博、烟台、潍坊、济宁、临沂
■中等城市:枣庄、东营、泰安、威海、日照、德州、聊城、滨州、菏泽
■小城市:89个

山东为何没有特大城市
济青双核相对较弱是主因
    《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草案)提出,到2020年,济南、青岛城区人口达到400万以上;2030年,济南、青岛两市城区人口将达500万以上,进入特大城市序列。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全省常住人口达到9789.33万人,这个数据在全国排名第二。那为何山东没有出现一个特大城市呢?
    从6个超大城市和10个特大城市来看,一般来说这些城市都有相当的经济实力,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地2014年GDP均超过1.5万亿元,而且常住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均超过了800万。
    有关专家认为,山东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虽然在全国排名靠前,但是相比一些省份,核心城市不够强也不够大,辐射能力相对不足,这是山东没有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山东,省内经济实力较强的青岛和济南两市,2014年的GDP分别达到8692亿元、5770亿元,相比广州、深圳的1.67万亿元、1.6万亿元有较大的差距,对人口的吸引力也明显弱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地。
    再从人口指标来看,统计部门根据2014年末常住人口数据将全省17市按人口规模划分为五档。其中,第一档人口超过1000万的有1个城市,为临沂市,总人口1022.1万,第二档为人口800万—1000万,有4个城市,分别为潍坊市924.72万、青岛市904.62万、菏泽市843.79万、济宁市824万;第三档为人口600万—800万的两个城市,为济南市706.69万、烟台市700.23万;第四档为人口400万—600万的4个城市,分别为聊城市593.57万、德州市570.51万、泰安市558.13万、淄博市461.5万;第五档为人口400万以下的6个城市,分别为滨州市383.96万、枣庄市383.1万、日照市287.05万、威海市280.92万、东营市209.91万、莱芜市134.53万。
    综合来看,我省目前常住人口排名第一的临沂和第二的潍坊,人口虽然多,但经济实力与特大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两市2014年的GDP分别为:3569.8亿元、4786.74亿元。青岛经济实力较强,总人口也不少,是山东省内与特大城市最接近的城市,数据显示该市2013年的市区常住人口已达到481.4万,估计2030年前即可迈入特大城市行列。济南当前的城区常住人口预计不足400万,要想超过500万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想入“特大”序列,济南该咋走
不能一味做大还要做强
    要迈入特大城市,城区人口在500万以上是个硬指标。从目前来看,济南的市区常住人口应该在350万-400万之间。这也意味着,未来要增加约150万的城区常住人口。这样的目标能否实现?
    我省曾提出,“支持济南调整行政区划,增加市辖区,壮大中心城区规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2013年公布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提出,将加速济阳、章丘融入济南中心城区。规划提出,支持济南适时研究调整优化市内行政区划,促进东部新区、西部新区、滨河新区、南部山区和北部地区发展,推动济阳县、章丘市撤县设区。据悉,济阳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至2020年城市人口为35万人,章丘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2020年章丘市城市人口为50万人。这也意味着,一旦这两地融入济南中心城区,到2020年即可增加85万中心城区人口。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两地到2030年预计可为济南贡献近百万中心城区人口。有关人士认为,如果济阳县、章丘市能在2030年前撤县设区并融入中心城区,那么济南实现“城区人口超500万”并不是难事儿。
    但是,城市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人口增加,还应随着人口的增长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关专家认为,“做大做强”当前是我国的一个热词,企业要“做大做强”,城市也要“做大做强”,而且“做大”排在“做强”之前,意味着“做强”的前提是“做大”。但事实上,应该把“做强”放到与“做大”同样的地位,甚至优于“做大”。因此,济南往特大城市发展虽然是自然规律,但绝不能只要人口数据上的突飞猛进,而是要伴随着城市做强的过程。
    为了提升济南的聚集辐射能力,我省2013年出台的《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提出,要着力把济南、青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中,济南市要努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技教育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物流中心,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此次公示的《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草案)也提出,“济南、青岛两个核心城市,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高端服务功能和科技创新能力,深度融入全球城市网络,辐射带动全省城镇加快发展”。今年,济南也明确提出,要“打造全国的区域性经济、金融、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当前,这些任务已经相继展开,而且我市还规划建设了济南中央商务区,未来这些工作的开展,将大大增强济南的核心地位。
成为特大城市,对城市影响几何
需要提前应对堵车污染房价涨
    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生活成本高企、社会管理成本增大……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一系列“城市病”逐渐显现。当前,济南的城区人口还不足400万,堵车和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很突出,有些人担心:一旦济南进入特大城市行列,这些问题会不会加剧?
    事实上,一旦城市进入特大城市序列,发展时往往会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新概念下的特大城市提出一些限制,如“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有效控制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动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卫星城疏散”等。这也意味着,一旦成为特大城市,济南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限制更多。
    在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往往由行政等级决定,大城市集中了最好的教育、交通、医疗、文化等资源,相应的产业也比较发达,对周围形成明显的“虹吸效应”。有关人士认为,济南一旦成为特大城市,未来的人口密度会更大。资源有优势、人口又多,必然会推高房价。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市出现回流和外迁的现象。当前有些年轻人逃离“北上广”就是例子。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加,会造成部分外来人口回流。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会让不少有钱人从济南城区外迁。
    人口过于密集也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以及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差别和贫富差别严重、外来人口难以享受均等化市民待遇、交通堵塞、医疗和教育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各种“城市病”,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考验着城市的智慧。有关人士认为,城市化进程中,关键是要提高品质,各种服务和基础设施必须跟上,城市才有吸引力。事实上,我市已经开始考虑人口密集可能带来的承载不足的问题,并提出“要做好卫星城规划布局,形成由城市中心、次中心与卫星城构成的城市发展规划体系,为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声明:以上资讯中涉及到的面积均为建筑面积
微信
更多分享
猜你感兴趣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