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研究起草宅基地使用条例

2019-02-20 09:29:40 来源: 新京报

[ 摘要 ]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这份文件全文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文件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

文件强调,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 据新华社

脱贫

摘录: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全面排查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防止盲目拔高标准、吊高胃口,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继续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金融扶贫、社会帮扶、干部人才等政策措施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各级财政优先加大“三区三州”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对“三区三州”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也要统筹资金项目,加大扶持力度。

【解读】

要脱贫就要让各种要素回流到农村

三农问题专家,福建农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温铁军认为,按照一般发展的经验教训,只要全面推进市场制度,一定会在市场作用之下,把要素配置到回报高的领域。

“脱贫之所以放在一号文件中,因为农业是回报率很低,甚至是负收益的产业,所以农业的要素被配置到工商业或其他经济领域是必然的。在本次一号文件的表述中,强调了一定要让要素回流。”他认为,“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生产要素长期净流出农业,本次一号文件前所未有地强调,要让要素回流回农业,回流农村。比如强调,金融必须用于农村,用于农业,支持返乡创业和中小微企业等等。资金是最不能被农业留住的要素,越是推行银行的商业化,资金越是流出农业。

一般情况,市场条件下必然导致两极分化。此次一号文件,对这个趋势做了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让要素回流是我多年强调的一个观点,在此次一号文件中得到表达。时间紧迫,距离承诺全面脱贫的2020年,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如果没有很明确的措施,是很难实现的。”温铁军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认为,农村贫困人口有两种,一种是所处自然环境恶劣,比如生活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干旱地区没有资源等;另一种是因病返贫,或者年龄大等。对于后一种情况需要靠国家转移支付,或者由地方提供帮扶等;对于前一种情况,他认为,应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引进水源、改良土壤,或者在当地建设工厂等。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王俊

粮食

摘录: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

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上图入库。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并支持农业走出去,加强“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

【解读】

必须始终绷紧端牢“饭碗”的弦

胡定寰认为,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下,必须保证粮食供应。

胡定寰称,要确保粮食供应,基本农田就不能放开,一放手的话,农田很可能被建造成房子。不仅中国提出耕地底线,其他一些国家,比如日本也都明确要求,农业地就是永久性的农业用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必须要严守住这一红线,保证农业用地的农业用途。

胡定寰表示,我们国家除了在粮食方面的消费外,畜产品的消费不断增加,耕地有限的情况下,鼓励一部分农民走出国门,到“一带一路”的国家、地区去种植。并且,还要发展国际化的工业集团,除了到国外种地,还要进行农产品加工、进口、出口。

有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如果农业出现大的滑坡,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出了问题,不仅会带来物价上涨,使经济发展陷入增长下行和物价上行“双碰头”的被动局面,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必须始终绷紧端牢“饭碗”的弦,把加强农业特别是抓好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王俊

互联网+农业

摘录: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加强村内道路建设。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推进提速降费。

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解读】

互联网让产销直接见面成为可能

温铁军认为,在现代经济领域中,互联网是最具有公平性的工具。所以,当国家把基本建设修到村后,比如网络基站等进山区,这种投资是不需要老百姓支付的,所以,农村中基本建设的成本,并不由淘宝村和电商支付。他们只是把国家投入的巨大成本,作为机会成本,获得机会收益。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在前几年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中就提出,“互联网+工业”是4.0,“互联网+农业”也是4.0。也就是说,互联网的公平性,不仅体现在工具属性上,也体现在国家向农村大量投入的基本建设上,为农民垫付了成本,所以在村一级都可以有互联网搞电商。这就让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分散的村落经济,能够直接对接外部市场。

此外,还带来一个进步,就是农业本身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找到目标客户群。以往的农业生产是“大路货”,农民是无法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找到他的目标客户。“打个比方,有的农民养的走地鸡,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直播他养的鸡的情况。现在很多人不想吃大路货的养殖鸡,就会在互联网上找走地鸡,养殖户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这样,产销直接见面在互联网上是可行的。”温铁军说。

他认为,电商的普及,对于农业转型创造了条件,是值得高度关注的。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王俊

农村改革

摘录: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起草农村宅基地使用条例。开展闲置宅基地复垦试点。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

【解读】

农村改革始终是改革的关键环节

专家表示,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农村改革始终是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有底线思维,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深化农村改革的迫切任务和重要内容。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当前需要对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行探索和完善。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特聘教授程国强表示,落实一号文件精神,各地不能有“等靠要”思想,应大胆探索,通过创新制度供给,引导优质要素向乡村合理流动和有序汇聚,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人、地、钱的问题。要注重改革“三农”工作管理体制,探索新型城乡管理、公共服务新体系,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率。他还强调,建立地方党政“一把手”挂帅的、统筹城乡的综合配套改革领导机制,能够切实增强工作执行力。 据新华社

声明:以上资讯中涉及到的面积均为建筑面积
微信
更多分享
猜你感兴趣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