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规划引领强化要素保障!济南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半年总结来了
2020-07-28 09:36:03 来源: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今年以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积极推动“12345”工作体系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紧紧扭住服务保障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个中心,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谋划和推进。
“2”,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条战线,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努力争取“双胜利”。
“3”,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诚信法治、改革创新三条工作原则。把这三条原则贯穿到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奋力开创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新局面。
“4”,认真抓好规划统筹引领、资源要素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改善民生四方面重点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实行挂图作战,强化督促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5”,切实强化“政治、法治、效率、执行、廉政”五种观念,严格落实“严、紧、快、实、廉”五项要求,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强化规划统筹引领,构建“大强美富通”新格局。
对标济南新定位新要求,完善济南发展战略规划编制成果,全面启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
高标准开展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雪野片区、龙洞片区、齐鲁科创大走廊规划编制,完成中科院电工所、理化所、空间应用中心方案设计。
开展“四港”综合交通规划,完成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二、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出台疫情期间用地和规划服务保障12条措施。
制定支持工业强市建设的15条措施。
编制全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启动自然资
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土地储备资产负债表编制全国试点任务。
积极争取省厅支持,通过村庄规划妥善解决先行区和莱芜区、钢城区项目落地问题。
会同莱芜区成立工作专班,先后10余次专题会商,15次到省厅汇报沟通,全天候盯守,完成建设用地调整4590亩,最大限度缩短审批备案时间,确保山东重工项目顺利实施。
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全市预支新增用地指标9152亩,为9个产业类项目争取省级指标3008亩,报批建设用地15282亩,供应土地17584亩。
大力挖潜存量土地,处置批而未供土地5735亩、闲置土地3401亩,盘活农村闲散土地11328亩。
三、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守护自然资源生命共同体。
国土“三调”初始成果通过省级核查。
强力推进耕地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落实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完成关停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62处。
加快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007公顷,整治土地1274公顷。排查各类涉矿区域669处,制止矿产违法行为27处。
四、强化服务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储备市级统筹。
成立保障专班,对重点产业类项目实行容缺受理。
推进流程再造,将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土地供后监管与规划批后监管合并。
开展二手房全链条业务的试点工作,启动电子证照,实现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秒生成”。
五、强化城市品质提升,延续城市特色风貌。
完善火车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
完成新东站核心区、济钢片区城市设计。
启动济南市色彩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开展千佛山北广场、明府城-老商埠历史风貌区更新设计以及佛慧山开元寺入口、大明湖周边环境整治。
《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初步审议,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要素图册编制完成。
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12期。
全面从严治党,召开党风廉政工作会议6次。
启动“双融合 双提升”学习活动,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树形象”争创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活动。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聚焦市委、市政府新思路新定位新要求,奋力攻坚、快干实干,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服务保障。
当好城市发展的“排头兵”
当好要素保障的“加油站”
当好生态文明的“主力军”
当好服务民生的“先锋队”
(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健全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高水平编制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建“融河拥山”的城市空间结构,为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中的龙头”提供空间保障。
健全总规、详规、专项规划和规划研究等“一盘棋”城市规划统筹体系,推动空间结构全面优化、产业布局提档升级、城市能级跨越提升。
(二)聚焦城市板块功能提升,统筹编制重点片区规划
高站位深化提升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规划,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高水平编制齐鲁科创大走廊、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功能板块规划,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产城融合发展。
高标准开展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雪野片区、龙洞片区规划,谋划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建设。
(三)聚焦项目落地和经济发展,优化土地要素保障机制
制定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办法,?完善“土地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实现“征地即供地、拿地即开工”。
落实工业强市战略,确保工业用地面积不低于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0%,每年新出让工业用地占年度出让土地比例不低于30%。
健全土地储备市级统筹体制机制,对全市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储备、统一供应、统一管理。
实行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地,研究制定“点状供地”政策。
(四)聚焦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深度挖掘存量用地潜能
力争全年处置完成批而未供26450亩、闲置土地5570亩,持续推进全市农村闲散土地盘活利用。
对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的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实施再开发,引导城镇存量低效用地进入二级市场。
出台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管理办法和交易规则,建设济南市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平台。
建立城镇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定期更新机制,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基准地价制定工作。
尽快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
(五)聚焦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提升交通设施规划水平
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战略规划编制和济南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报批,构建省会经济圈骨干交通体系。
开展“四港”综合交通规划,实现“四港联动”。
编制《济南市道路网优化及近期建设规划》《济南南部山区路网规划》?,优化提升城市主次干路网,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六)聚焦城市特色品质塑造,加大城市设计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
加快编制泉城特色风貌带城市设计,打造世界唯一的泉水会客厅。
开展千佛山北广场、明府城-老商埠历史风貌区更新设计以及佛慧山开元寺入口、大明湖周边环境整治。
完成小清河两岸城市设计,推动华山北、茂岭山周边等地区城市设计。
出台《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研究制定《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配套办法和技术导则。
(七)聚焦自然资源系统管护,构建多元化生态修复治理体系
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统一时点更新和第六次沙化监测。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报告,建立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制度,探索开展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核算。
完善耕地保护省市联合激励、设施农用地管理、“田长制”等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推进在产矿山企业升级改造,完成绿色矿山建设任务。
完成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167处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对违法占用耕地和私采乱挖、破坏山体等行为坚持“零容忍”,坚决维护自然资源管理秩序。
(八)聚焦打造金牌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以智慧济南时空大数据平台为底版,推动网络对接、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打造“泉城大脑”,建设智慧泉城。
继续深化流程再造,推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土地出让合同合并,规划核实与不动产首次登记现场调查合并等新举措。
扩展不动产登记全链条“一网通办”服务范围,打造不动产“云登记”“云预约”“云柜台”“云体验”等服务品牌。
-
11月23日,济南新黄河大桥和济南黄河齐鲁大桥正式通车
2024-11-22
-
济南起步区山大二院北院区启用进入倒计时
2024-11-22
-
到2027年 济南地铁4、6、7、8、9号线一期力争全部建成通车
2024-11-22
-
济南地铁线网运营时间调整 机场南站末班车时间调整为23:10
2024-11-22
-
济南这家三甲医院新院区,即将开诊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