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黄河国家战略“济南行动意见”出台 剑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2020-08-08 17:48:17 来源: 济南日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济南如何担负起这一光荣使命,主动服从服务融入国家战略?
在7月23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出了践行国家使命的“济南方案”。
指导思想:
在服从服务融入国家战略和国家大局中展现济南担当、作出济南贡献
在指导思想上,《意见》明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济南工作的新目标新定 位新要求,紧紧围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紧紧锁定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注重规划引领,注重项目带动,注重协同联动,注重差异化发展,聚焦生态保护、黄河安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产业能级提升、文化保护传承等重点领域,实施十大行动,推出一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支撑性的重要举措、重点项目、重大平台,集中攻坚、强力突破,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趟出路子、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在服从服务融入国家战略和国家大局中展现济南担当、作出济南贡献。
目标定位: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目标定位上,《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作用,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大”就是做大城市的规模体量、空间格局、发展潜力,提升城市能级,提高省会首位度,进一步凸显辐射带动作用;“强”就是做到产业实力强、科技 教育强、文化软实力强、创新能力强、发展活力强、城市竞争力强;“美”就是人文生态美、社会生态美、自然生态美, 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活力、魅力、吸引力; “富”就是物质生活富、精神文化富、城乡融合共同富裕,不断满 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通”就是政府社会群众联系畅通,城市交通便捷顺通,同世界各地开放连通,实现济南的平 安、法治、和谐、文明。
围绕打造“五个济南”,《意见》也明确了具体目标。——打造科创济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集高端创新资源,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厚植创新人才优势,建设创新引领活力迸发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2025年全市R&D占比达到3.35%,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居全国前列。
——打造智造济南。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能级、数字经济发展能级、企业发展能级,建设基础稳固动能强劲的工业强市,到2025年全市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业务收入均超过5000亿元,数字经济占比超过50%。
——打造文化济南。坚持以文铸魂,重视文化传承创新,落实文化惠民要求,全面提高济南文化软实力,建设“山水圣人”中华文化高地,到202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650亿元,旅游年收入突破1700亿元。
——打造生态济南。坚持生态立市、生态优先,完善生态空间的管控体系,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构建“融河拥山”大都市发展框架和“山泉湖河城”全要素统筹协调的城市空间格局,到2025年建成区绿地率超过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3.5平方米,黄河生态示范带基本建成,“南山北水多廊多点”生态格局全面塑成。
——打造康养济南。统筹布局医学、医养、医药和医疗器械制造,全力打造医学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地、高端医疗服务聚集区、国际医疗康养目的地,建设高端引领全球知名的国际康养名城,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和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医养健康成为核心支柱产业。
践行黄河国家战略
济南将实施十大行动
新开工建设黄岗路穿黄隧道、航天大道穿黄隧道、济泺路穿黄隧道北延、济南黄河大桥复线工程
积极谋划莱芜至临沂等高铁项目
联合泰安、济宁,建立“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文旅合作机制
进省会经济圈与郑州都市圈、关中城市群全面对接、协同发展
建立省会经济圈沿黄七市交流合作机制,重点推进济淄、济泰一体化和济齐全面融合
在近日出台的《关于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济南明确提出,要实施高水平规划引领行动、生态保护修复行动、黄河安澜保障行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行动、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行动、产业能级提升行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行动、黄河流域对外开放新高地构筑行动、黄河文化名城打造行动、沿黄区域交流合作行动等十大行动。
十大行动之一:实施高水平规划引领行动
《意见》提出,实施高水平规划引领行动。
突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地位,立足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高水平编制《济南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作为指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修改完善济南市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济南长期发展定位与目标,构建区域空间格局,研究提出生态保护、区域引领、动能转换、枢纽支撑、绿色覆盖等发展战略和近期行动计划。
编制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重要控制线并明确管控措施,推动形成全域一体的开发保护空间格局。
编制黄河生态风貌带规划。立足黄河下游自然生态特点和济南文化资源禀赋,聚焦183公里黄河济南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湿地公园整合、黄河文化挖掘、绿色交通 链接为重点,策划打造济南黄河生态风貌带,为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建设作出示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扬起黄河流域龙头打好生态基础。
编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国土空间战略规划。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齐鲁风韵、泉城特色,科学确定先行区发展目标定位、发展规模、空间格局,为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绿色智慧新城提供坚实支撑。
十大行动之二:实施生态保护修复行动
《意见》提出,实施生态保护修复行动。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积极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生态监测监控体系;开展黄河流域河湖治理工程,对摸排出的入河湖排污口进行专项集中整治,确保年底前全市各区县(功能区)建成区范围内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实施小清河、大汶河、浪溪河、玉符河、北大沙河等美丽河湖示范工程;打造黄河生态保护带。优化完善农田林网体系,打造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绿道网络,推进“千园之城”建设,大幅增加公园数量,开展黄河堤防林带建设与提升,提高常绿树种比例,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积极申报全国绿色城市示范项目。
十大行动之三:实施黄河安澜保障行动
《意见》提出,实施黄河安澜保障行动。
实施黄河济南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统筹推进堤防加固、河道整治、滩区治理,加快推进堤顶道路建设,确保完成黄河下游“十三五”防洪工程建设任务。积极推进“十四五”防洪工程建设前置条件办理。推动实施槐荫北店子老闸等水闸改建工程。
深入推进 “清四乱”工作。集中清理河道“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清除滩区内违章片林,保障工程管理范围内和河道、滩区无违章行为,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启动“数据黄河”工程,依托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平台,重点聚合黄河流域生态、自然、人文、产业等基础信息数据,探索建立以济南为中心的黄河流域数据流通联合体。规划建设黄河大数据中心和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启动智慧生态黄河建设,开展生态环境三维智慧监管示范建设,争取部省市共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大数据科创中心,为黄河安澜提供数据支撑。
十大行动之四:实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行动
《意见》提出,实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行动。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着力发展低耗水产业,完成邢家渡、田山等“十三五”列入国家规划的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任务,加快推进大中型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强化工业用水管控,构建济南市行业用水定额体系。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社区、公共机构、校园、医院等各类节水载体建设。
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连通工程、东部水源四库连通工程,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进白云水库、东湖水库、鹊山水库建设提升工程,提高城区供水保障能力。
十大行动之五:实施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行动
《意见》提出,实施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行动。
加快规划建设一批跨河通道。加快“三桥一隧”建设进度,尽快实现凤凰黄河大桥、齐鲁黄河大桥、济乐高速公铁两用桥、济泺路穿黄隧道通车。新开工建设黄岗路穿黄隧道、航天大道穿黄隧道、济泺路穿黄隧道北延、济南黄河大桥复线工程。前瞻谋划一批跨河桥隧,加快构建黄河南北交通 “一张网”。
构建“四网融合”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加快中运量轨道交通建设,推进城市交通互联互通。全力推进济郑高铁、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建设,力争年内济滨高铁、济枣高铁、德商高铁开工建设,积极谋划莱芜至临沂等高铁项目。
构建现代化国际空港枢纽。年内完成济南国际机场北指廊和第二平行滑行道项目建设。适时开通和加密国际航线、沿黄各市间航线。
构建快速高效公路网。加快构建“三环十二射”高快一体公路网,尽快实现绕城大东环、济泰、济乐南延等5条高速公路通车,加快推进济南至高青高速公路建设,新开工济南至潍坊高速公路和大西环项目。优化国省道路网,改建完成国道105平阴绕城段、省道101槐荫段、国道220长清南段,开工建设省道103工程,打造全省首条精品旅游公路示范项目。
打造出海黄金通道。加快推进小清河复航工程,推进航道疏浚拓挖等工作。高标准规划建设济南港,力争港区与航道工程同步建设、同步竣工,打造济南出海黄金通道和城市新名片。
十大行动之六: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
《意见》提出,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
实施产业集群强链工程。聚焦十大千亿产业,编制实施《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工作方案》。
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实施工业投资倍增行动,提升工业对全市经济的基础支撑作用。加强与黄河流域重点城市产业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打造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制造、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
实施数字经济赋能工程,打造一批国家级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特色产业园区和创新平台,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打造国内领先的产业生态体系和应用示范体系,加快建设全域智能感知体系、新一代通信网络、城市算力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推进中国算谷、互联网医保大数据平台和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建设,培育大数据产业生态,打造数字先锋城市。
实施企业主体培育工程。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分梯次培育一批十、百、千亿级企业。依托双创基地、产业园区、科技孵化器,培育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着力打造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和瞪羚、独角兽企业。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持续培育扶持一批上市后备企业。
十大行动之七:实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行动
《意见》提出,实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行动。
强化重大载体平台支撑。加快齐鲁科创大走廊规划建设,努力打造引领全市全省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全力建设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加快规划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落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端科研机构和人才团队。积极承接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规划,积极申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加快引进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
发挥科研院所的科技引领作用。加快建设智能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山东省实验室,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发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龙头作用,加快建设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泛在智能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形成“1+10+N”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加大中科院资源引进集聚力度,积极推进与清华大学全面合作,建设山东区块链研究院。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开展人才制度改革创新试点试验,加快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国家级标准人力资本产业园,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特区。推动构建与海外科技合作的欧美亚网状架构,加大海外孵化器和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暨院士之家(济南)平台作用,打造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6+N”平台,推动驻济高校院所优质资源与我市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十大行动之八:实施黄河流域对外开放新高地构筑行动
《意见》提出,实施黄河流域对外开放新高地构筑行动。
建设高水平开放载体。放大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溢出效应,努力推动山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发挥综合保税区引领作用,完成济南综合保税区、济南章锦综合保税区产业规划布局。加快推进中国(济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叠加联动,加快推进绿地(济南)全球商品贸易港、“一带一路”黄金产业金融中心等载体建设。加快中日、中德、中意等济南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推动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济北经济开发区创建“国际产业生态园”。
拓宽对外开放渠道。推动国际内陆港与天津港、青岛港等重要港口互联互通、深度合作,加密国际班列发车班次。策划走进“一带一路”“济南造名优产品出海行动”等系列经贸活动,积极推动外资金融机构在济南设立分支机构;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制定出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年内新引进一批国内外品牌首店、旗舰店、商业综合体。推动泉城路商圈争创国家级高品位步行街。加快绿地全球贸易港和东亚博览会永久场馆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体育消费城市。
营造国际化服务环境。协调推动更多使领馆、国际组织和各类国际商协会、全球第三方检测认证等国际机构入驻。推进济南签证中心建设,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设立业务机构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国际仲裁院建设。打造高品质国际合作交流品牌。持续扩大国际友好城市和国际友好合作城市数量。积极承办更多国际性合作交流活动。加快建设“济南海外文旅交流驿站”。
十大行动之九:实施黄河文化名城打造行动
《意见》提出,实施黄河文化名城打造行动。
实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程,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实施黄河文化遗址保护、抢救和修复工程,加快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济南黄河文化博物馆。
打造齐鲁文化新高地。联合泰安市、济宁市,建立“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文旅合作机制;扩大泉城文化国际影响力。实施泉水景观整体提升工程,积极挖掘曲艺文化特色,实施文艺名家引进工程。
十大行动之十:实施沿黄区域交流合作行动
《意见》提出,实施沿黄区域交流合作行动。
推动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协同发展。全面落实济南与郑州、西安分别签订的《协同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进省会经济圈与郑州都市圈、关中城市群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生态保护、科学技术、文化交流等方面全面对接、协同发展。
加强沿黄省会城市交流合作。积极推动成立沿黄自贸试验区联盟,建立合作机制,推动济南与沿黄各省省会加强合作,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标准化建设、创新资源要素跨地区流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公共资源交易合作等方面,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联合推进、成果共享。
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加强省会经济圈与胶东、鲁南两大经济圈的协调联动,引领区域间产业协调布局、错位发展、有机融合。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引领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环境污染区域联控长效机制,引领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治理。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引领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
发挥省会经济圈核心作用。加快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组建工作专班,编制《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方案,认真落实《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推动建立省会经济圈沿黄七市交流合作机制,重点推进济淄、济泰一体化和济齐全面融合。
-
济南这一重要片区,征收冻结
2024-11-19
-
5.8公里路灯全换新,济南经十东路这个路段又美又亮
2024-11-16
-
地铁站与机场“同框”,济南四大交通枢纽“一线牵”
2024-11-16
-
通过竣工验收!济南地铁3号线二期通车在即
2024-11-16
-
黄河底掘出全国最长供热隧道!“聊热入济”建设动态
202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