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积极引进大型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区域总部、功能性总部或国际销售网络,搭建产业金融、科技金融创新平台,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
积极引进大型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区域总部、功能性总部或国际销售网络,搭建产业金融、科技金融创新平台,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
在空间布局上,济南城市副中心(起步区大桥组团)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田园城市典范城区为目标,整体构建“方整营城、两轴定城、三心拥城、九片兴城、蓝绿润城、田园融城”的城市空间格局。其中,“方整营城”指的是围绕公共服务中心,形成方整格局,融入周边生态环境;“两轴定城”指的是构筑南北向连接公共服务中心、高铁站和中央公园、市民广场的功能轴,东西向融低碳、科技、创新、乡土于一体的绿谷轴,搭建副中心城市框架;“三心拥城”指的是围绕公共服务,布局总部经济、科技金融、枢纽商务三个动能核心,形成“虎踞、龙蟠、北靠”的掎角之势;“九片兴城”指的是依托轨道站点,划分9个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功能片区;“蓝绿润城”指的是结合平原网状水系植被,构建区域、城市、
社区三级蓝绿廊道;“田园融城”指的是保留近郊田园村落,植入创新高端功能,重现鹊华秋色田园胜景。
大桥城市副中心在整体风貌上,借鉴融合济南古城规划理念和现代泉城“山泉湖河城”的独特风貌,构建未来新城“大河平缓起伏、节点群峰峻立”的整体形象,打造“良田万亩、湿地千顷、都市新城、现代聚落”的新时代鹊华秋色图。
从格局提升,到空间重塑,再到风貌新韵,济南城市副中心(起步区大桥组团)正以全新的面貌,成为展示济南新形象的崭新窗口。
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 开放合作新载体
济南起步区自设立以来,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建设对外开放门户。在今年10月份的“新加坡—山东周”系列活动中,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山东正在加快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希望与新加坡各方加强交流合作,特别是聚焦未来产业发展,共同打造高能级开放合作新平台。为推进这一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落地,自2023年4月以来,济南市和新加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进行了7次互访。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起步区和新加坡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开启了新的合作篇章。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就是双方深化合作的硕果之一。
据了解,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已经选址济南城市副中心(起步区大桥组团),作为与新加坡合作的载体空间,致力打造中新合作新典范。该项目将瞄准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城市建设等未来产业方向,链接新加坡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优势资源,全方位助力起步区绿色智慧宜居新城区建设。
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与济南城市副中心在空间上高度重合,通过探索形成未来产业增长机制,培育发展以数字和绿色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致力打造中新地方合作新标杆、未来产业发展新空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绿色低碳城市新示范。
目前,经过前期深入交流,已经明确下一步产业和城市建设方面的推进方向。其中,产业方面聚焦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领域。在城市建设方面,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立足“绿色智慧宜居新城”建设场景需求,与新加坡在建筑、交通、市政、数字、安全等领域合作打造应用试点,共建绿色低碳、资源循环、智慧高效的城市典范。
鹊山生态文化区 黄河畔的城市会客厅
鹊山生态文化区是“一心四片”中的“心”,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延续济南传统山水轴线、展现齐鲁景观与北方园林特色,塑造城市园林精品,打造“无界园博”“永续园博”,延伸发展精品民宿、商务服务、演艺娱乐、城市体育等业态,建设集城市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城市公园、城市活力系统。
目前,鹊山生态文化区围绕园林、文化、产业等方面,加快推进场馆建设和运营策划。其中鹊华中和苑、泉韵水坊、泉城名士坊、齐风鲁韵坊等5个开园范围内项目已全面开工,电视塔、博物馆、科技馆等地标性建筑同步推进实施,即将进入开工前准备阶段。文化园方面,已开展方案设计,力争打造济南当代艺术新地标。在加快设计、建设同时,起步区同步推进产业运营策划,与国内知名演艺集团初步明确合作意向,下步重点在文化演艺、文旅消费等方向深入策划运营内容。同时,结合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建设,聚焦悦榕集团、洲际酒店等目标企业,全力推进鹊山生态文化区成为齐鲁新风尚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总部经济区 未来新城的绿色EBD
总部经济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定位为“ 沿黄总部经济高地”,瞄准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方向,集聚区域型总部、成长型总部和创业型企业,配套商业和文化设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总部经济服务管理体系。鼓励引导国(央)企以及民营企业落户示范区,或在示范区设立区域总部、结算总部、业务子公司,搭建一批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载体,形成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服务范围广、智慧绿色的综合商务区。该区域也将与济南中央商务区(CBD)错位发展,规划建设成为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特色”的生态商务区(EBD)。
目前,该区域交通路网已经基本完成,各地块主体已基本确定,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原则,总部立体城项目已全面开工,船员培训教育基地、黄河绿色产业发展公司等项目加快推进建设,下步持续推动相关重点开发地块落地开工,打造产业集聚的“沿黄总部经济高地”。
都市阳台片区 起步区国际范儿新名片
都市阳台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定位为“沿黄文化客厅、 创享活力窗口、绿色低碳社区”,依托轨道交通7号线建设TOD交通枢纽,集中国际教育、品质
住宅、国际交流中心和高端消费,建设职政居文娱商为一体的高品质复合活力街区,打造最能展示泉城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城市公共聚合空间,形成济南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有力支撑。
目前东组团国际学校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交通路网正在加速形成,未来住宅建设蓄势待发;西组团轨道交通7号线建设TOD交通枢纽,预计年内即将开工;中组团先投大厦、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加快方案策划;同步加快洽谈推进东组团国际交流中心、中组团商业商务地块招引工作,打造最能展示泉城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城市公共聚合空间。
科研办公区 中新合作新窗口
科研办公区规划面积0.9平方公里,定位为“黄河流域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策源地”,以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为目标,以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服务为重点业态,精心打造集行政办公、科研办公、专业服务、人才
公寓、高端酒店、配套商业等为一体的创新综合体,构建黄河流域产教学研一体的协同创新高地。
该区域聚焦中新合作,星泉汇、中新生命科学创新大厦等项目要素保障工作完成,即将进入开工前准备阶段。同步完善片区交通路网,逐步引入各类国际合作项目,下一步重点谋划国际数码港和国际生态港项目。国际数码港拟与新加坡企业合作,在星泉汇项目西侧规划建设创新融合型产业园,示范新加坡先进理念和建设运营模式,重点招引新加坡初创企业和知名企业分支机构落地起步区。国际生态港,位于片区西北组团,拟与国际企业合作,定位为开放的未来商务园区,完善产学研为一体的生态商务和生活配套设施。目标将片区打造为鲁新合作的时代发展标识、中新合作4.0典范和黄河流域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科创金融区 黄河新城金融街
科创金融区规划面积0.9平方公里,定位为“黄河流域金融创新试验区”,聚焦科创服务、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业态,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功能性总部,鼓励引导省属金融机构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引进各类持牌金融机构,聚集一批金融科技企业,打造传统金融与特色金融协同融合发展、金融人才活力迸发的金融集聚区。
该区域内,首开248m绿色金融大厦标志性建筑,已形成概念方案征集工作组织方案并编制概念方案设计任务书,计划2025年开工建设;加快引入方原大厦等产业总部,尚志街、兰溪大街等骨干路网已基本形成,打造传统金融与特色金融协同融合发展、金融人才活力迸发的“黄河流域金融创新试验区”。
为推进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起步区印发《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一年立框架、三年出形象、五年创示范”目标,到2025年,示范区主体框架基本建成,与济南主城区之间的跨河通道达到5处,建成内部道路约90公里,总部经济区及都市阳台东组团、中组团城市形象基本形成,城市服务功能趋于完善。到2027年,与济南主城区之间的跨河通道达到7处,交通通达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以鹊山生态文化区为中心,以总部经济区、都市阳台、科研办公区、科创金融区为主要支撑,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示范区格局,形成体现起步区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创新发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区典范。展望到2035年,示范区将进一步发展为城市魅力彰显、创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科创活力迸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黄河流域中国式现代化城区样板。
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 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千年大计,教育先行。新区发展,教育是头等大事。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总投资11.69亿元,总建筑面积15.06万平方米,教学规模为60班普通班和20班国际班,可容纳学生3500人。
走进校园,醒目的“哈佛红”建筑外观现代而庄重,尽显浓厚的学术气质。一座现代化学校呈现眼前。回溯项目建设过程,却不免重重困难。项目于2023年7月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利用无人机+72云技术合理规划现场平面布置,“挂图作战”细化工期节点,
动态纠偏调整资源需求。项目桩基、基础、主体、
装饰施工采取24小时不间断施工。“我们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安全、高效、优质推进项目建设,实现了30天内完成3324根桩基施工,100天内完成18000吨钢构件吊装。”项目建设负责人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年内开工、年底主体结构封顶的可喜成绩。细数整个过程,一共历时335天,于2024年6月30日顺利竣工。”
教育发展牵动着千家万户,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老百姓获得的最大幸福感。项目借助山东省实验中学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办学优势,合作建设80班(含国际部20班)高中项目,是起步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的重要举措。
学校建成后,对推动教育资源公平化和优质化,推进起步区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加快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总部立体城船员中心 打造区域海事服务中心
走在总部经济区内,一处几近建设完成的总部经济区建筑引人注目。这座白色建筑便是总部立体城船员中心项目。项目建设一栋综合楼(地上9层)、一栋动力楼(地上5层)、门卫用房及地下车库,占地面积约30亩,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计划于年底交付使用。
项目建设驾驶专业、轮机工程和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内河船员实操、智能船舶等专业船员评估用房以及评估、建筑配套辅助用房和人防建设等,并预留船员培训、劳务派遣、海事服务、海洋科普等产业链功能区用地。项目按照绿建二星标准打造,外墙围护结构采用构件式玻璃+铝板幕墙系统,整体装配率达65%,并引入海绵城市、玻璃幕墙系统、钢结构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等。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是全国7处国家级船员考试评估中心之一,建成后将是第一家实现通过自有实操评估设备完成船员培训、评估业务的教育培训机构,能够引导山东省船员培训、评估等产业更高层次发展,进一步提升起步区专业化、现代化服务能力,打造区域性海事服务中心及对外开放新平台,有力促进济南市航运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海洋强省”战略实施。
济南地铁7号线 黄河两岸联系再提升
道路作为城市发展的“血脉”,是推动新城崛起的关键要素。细看之下,新通车的黄河大桥分为两层,8车道公路之下便是仍在紧张建设的轨道交通7号线。公轨并行的新黄河大桥完全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黄河两岸之间的联系。进入轨交跨河时代后,还将大大提速起步区发展,对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也有着重大意义。
据介绍,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30公里,其中地下线长约25.2公里,高架线长约4.8公里,是全国第二条、山东首条穿越黄河的地铁线路。线路总体呈南北向纵穿济南主城区,串联了济南汉峪片区、中央商务区、洪楼片区、起步区等,建成后将与2号线、3号线、4号线、6号线、9号线实现换乘。
7号线在起步区设有4个车站,分别为都市阳台站、科创中心站、大桥站、济北站。“科创中心站、大桥站、济北站均已封顶,今年年底,大桥站—科创中心站、科创中心站—济北站两个区间将实现洞通。”济南黄河路桥轨道交通7号线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三座车站正在进行附属结构施工,科创中心站到济北站盾构机已经下井,科创中心站到大桥站左右线盾构机正有序掘进,都市阳台站建设方案也正在快速推进。
立体之城韧性十足 新区之下“别有洞天”
在起步区的地下,一座立体之城正在悄然建设。近日,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总部经济区鹊华西路的综合管廊示范段的内部,整齐排列的蓝色供水管道,旁边舱室里的热力管道……“综合管廊横断面是矩形三舱布置,包括热力舱、电力舱、综合舱。同时还具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排烟系统及灭火系统。”项目负责人介绍。
综合管廊将供水、电力、通信、供热四大类管线规划成了“一张网”。城市后期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也会非常方便,避免频繁开挖路面。今年,起步区拟新开工黄河大道二期、凤凰北路西延、二环东路北延等22.4公里管廊建设,进一步完善地下管廊设施建设。
事实上,起步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不止于地下管廊。拿总部经济区来说,该区域地下空间立体城项目总占地面积225亩,计划在2027年全面建成。整体T型区地下空间被设计分为八个开发单元,一期工程涉及其东侧的四个开发单元。为使地下达到统一规划的效果,规划设计提出一主两证分层出让的概念,即地上地下分开出让。
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使得为地上服务的配套设施以开发单元为单位,智慧停车、商业设施、机电配套、人防、环卫等功能在地下进行统筹布局,通过最小开发单元的平衡,降低各配建指标,统一标高,平衡埋深,避免不必要的深基坑开挖,真正达到高质量开发地下空间的目标,建成后更有利于地下空间高效统筹运营。“这既适应总部经济区近远期各类配套的规划开发,又为总部经济区作为济南城市副中心的未来发展预留了长足的上升空间。”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十余个专项的同步研究与落地,使其具备较高的防洪防灾的能力,真正实现韧性底座的理念,实现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为新区的发展开辟新的可能。
花园式大桥水厂 百万居民用上优质自来水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指出,济南起步区健全水务设施体系,加快构建“就近供水、多源供水”的供水体系。起步区始终坚持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步推进水电气热建设,持续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位于城市副中心西侧的济南市公共饮水安全综合提升示范项目(济南起步区大桥水厂)(简称“大桥水厂”)便是其中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
大桥水厂设计规模为20万立方米/天,工程包含综合净水车间、高密度沉淀池、变配电间及送水泵房、污泥浓缩池、污泥沉淀池、清水池、综合加药间、调度中心、中控化验室等单体建筑11座。“前期已经进行了调试,目前水厂已经具备供水条件。项目整体技术难度大、系统方案复杂、标准要求高,但可根据不同原水水质和运行工况要求,实现不同工艺的超越运行,绿色环保,降本增效。”济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供水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进入水厂厂区,与传统水厂不同的是,各座建筑之间绿植覆盖率较高。漫步其间,如同走进了城市花园之中。在方案设计上,大桥水厂充分体现了绿色生态理念,化“邻避效应”为“邻利效益”,化“生态负资产”为“生态正资产”。多层植被营造多样化生态景观,并与“渗、蓄、滞、净、用、排”海绵城市的技术手段充分结合。供水设施主体结构采用半地下式布局,不仅利于地面景观的美化,同时也与起步区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理念相契合。
据悉,大桥水厂建成投用后,将全面改善区域供水现状,解决当前供水能力不足、供水安全稳定性差等问题。济南起步区内的20余个重点项目及100余万市民将用上优质甘甜的自来水,同时享用快速、便捷的供水服务。
鹊华理想社区 6大场景护航“理想”生活
穿越新黄河大桥,向起步区望去,一座崭新的“理想之城”已经迎来他们的新主人。这座“理想之城”便是位于大桥街道的鹊华理想社区,该社区共规划三期64栋楼,计划安置12个村4600余户,13000余名村民。走进社区,
装修风格典雅温馨,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当前,项目一期已回迁1075户,入住率达100%。随着居民入住,鹊华理想社区持续完善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理想邻里、理想教育、理想健康、理想创业、理想服务、理想治理等6大理想场景相继落地。
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居民频繁光顾的重要场所之一。仔细游览发现,其双层空间精妙融合了多元功能,涵盖政务服务、儿童乐园、书画教室、“四点半课堂”、创业指导及非遗传承等,旨在全方位满足居民需求。步入一楼,即刻映入眼帘的是积分兑换区,整齐陈列着若干本“理想银行存折”。鹊华理想社区党委书记韩莎莎手握“存折”如数家珍,她介绍,这些存折作为见证,详细记录了居民通过参与扶老帮困、文明实践等公益活动所累积的积分,这些积分可兑换实物、荣誉、场地使用权及多项服务奖励,以此激励居民持续贡献社区,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社区不仅仅是要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居民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更好适应‘新市民’身份的转变。”韩莎莎介绍,社区通过挖掘、培养一批社区能人,以此为引领,组建了涵盖书画、茶艺、非遗剪纸等多个领域的社团组织,并鼓励他们组织各类活动。此外,社区还积极吸纳当地企业与机构作为合伙人,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为居民提供包括升学教育、咨询讲座、就业咨询等在内的专业化、便捷化的服务。
作为起步区首个回迁安置区,鹊华理想社区一直以来备受省、市的高度重视,起步区高标准推动安置回迁建设,实现
精装修交付、直饮水入户、回迁即可办理独立产权证等在回迁安置领域的新举措。
声明:以上资讯中涉及到的面积均为建筑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