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这些项目!济南最新印发
2025-04-10 13:36:48 来源: 济南日报
近日,市政府印发了《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2025年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作了安排,并围绕预期目标,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2025年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推动各项决策在我市落实落地,切实抓投资促消费、强化创新驱动动能、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推动“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加快55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2000亿元以上
在重点任务方面,济南提出全力抓投资促消费,深入落实扩大内需战略。
加快55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2000亿元以上。其中,推进爱旭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非凡启航半导体智能光电全产业生态链项目等141个在建项目,新开工曙光(山东)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基地、恒瑞医药高端创新药制剂生产基地等项目83个,产业类项目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
瞄准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绘制产业招商图谱,动态提升重点产业链群招商指引,加快谋划、招引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大项目,全年谋划项目4500个以上,其中产业类项目3200个以上。大力推进科学、精准、透明、合规招商引资,全年引进总投资超50亿元项目10个以上。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依托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引办承办国际性、高能级展会,举办展会活动135场以上。开展“泉城购”2025济南消费季,打造首届泉城品质生活节、531乐购月等标志性品牌活动,全年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500场以上。
推进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等建设。推进体卫融合产业园、数字体育产业园建设,促进和扩大冰雪消费,办好航空体育嘉年华,积极创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推广济南“预付宝”平台,破解预付式消费维权难题,持续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能。
挂牌高校院所企业技术成果2000项
济南提出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持续推进山东科技大市场建设,深入开展科技经纪人试点工作,挂牌高校院所企业技术成果2000项。高水平创建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动态优化人才政策“双30条”,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高地。加强“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赛品牌建设,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四大主导支柱产业和十个标志性产业链群扩规模、提能级。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济南工业软件研究院、齐鲁开源社区建设,塑强软件、服务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省级及以上软件百强企业70家,新开发首版次高端软件50个。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加快推进汇川工程型变频器、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比亚迪、吉利、重汽等加速释放产能,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新突破。精品钢与先进材料产业,加快实施泰钢精品钢系统优化智能制造、圣泉新材料聚苯醚、鲁银新材料高端金属粉末等项目,推动宽禁带碳化硅半导体、聚苯硫醚(PPS)系列特种新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重点支持济南药谷、银丰生物城、鲁中国际生物谷等载体创新发展,提速恒瑞医药、步长新世纪中医药、科源制药等项目建设,打造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和监管服务大平台,争创生物制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
加快培育产业新动能。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地,加快推进山东中晶芯源碳化硅单晶和衬底项目、山东天岳碳化硅材料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大碳化硅上下游领域布局力度,争取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和第三代半导体项目获得国家支持。壮大空天信息产业,加快空天信息产业园二期、新一代运载火箭制造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低空经济提速起势,加快市级低空飞行服务站和飞行保障体系建设,培育发展低空制造产业,丰富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推动“低空+”赋能经济增长。推动新能源装备产业扩容提质,开展高效太阳能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研发攻关,推进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等重点项目建设。
以电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持续推进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建设。提速量子科技产业化进程,健全全国首个“颗粒物光量子雷达监测网络”,持续拓展“量子+”应用示范。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AI泉城”赋能行动,推进中移齐鲁创新院、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及运营,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语音交互系统等一批标志性产品,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独角兽等优质企业1000家以上。
推进陆港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加快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探索发展“低空经济+物流”等新模式。编制《济南市“四港三区”建设推进方案》,加快提升“四港三区”基础设施水平。发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及全国股转系统服务基地“共享办公”优势,打造省域资本市场资源要素汇聚交流平台,持续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加强沿黄城市交流协作,全面深化与郑州市合作
济南提出,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深入推进黄河科创大走廊建设,打造黄河流域信息通信枢纽中心城市。深化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建设,推进黄河流域政务审批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物流运输服务“一体化机制”建设。深入推进沿黄九市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探索建立跨区域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政策体系。加强沿黄城市交流协作,全面深化与郑州市合作。完善济南都市圈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加强产业链群协同发展,开展生态共保联治,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
加速重点片区建设。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全力推进比亚迪二期、宾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车工业园、国际生物创芯谷、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加快黄河体育中心“一场两馆”建设,推进黄岗路穿黄隧道、航天大道隧道、黄河大道二期等项目;加快布局“H”型骨架电网,有序推进300余公里高压输电铁塔建设;全力推进示范区“一心四片”开发建设,提速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工程(博览园)、总部立体城、黄河总部基地等项目。推动中央商务区能级提升,加快五大超高层等重点楼宇招商,导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资源。
加快凤凰黄河大桥南延、工业北路东延、稼轩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力争轨道交通4号线、8号线、高新东区云巴环线建成通车,实施千佛山站、市第五人民医院站综合体等TOD综合开发项目。提升社区公交微循环服务,推进港兴路智慧停车场等公交场站建设,新开、优化40条公交线路。加快实施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十大行动”,开工建设公共停车设施29处,新增停车位9512个。
开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见习岗位1.5万个以上
济南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协作,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5.2%,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加快推进华山北污水处理厂、腊山水质净化厂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60%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坚守泉水保护生态红线,确保正常降雨年份趵突泉等重点泉群泉水持续喷涌,完成白泉生态保护提升。实施钢城棋山、平阴鸡鸣山等水土流失保持治理工程,全市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
高标准推进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完成造林、退化林修复1.7万亩、森林抚育10万亩。新建各类公园30处、古树保护园30处,建设提升绿道50公里,建设公园景区万米智慧健身步道,开放共享绿地100处。建设共建花园50处、创意微景观100处。加快工业园区循环化和节能降碳改造,新认定绿色工厂(园区)30家以上,新增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700万平方米。
同时,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全面提升“数字济南”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促进数据流通交易,提升数据要素流通服务中心运营能力,平台累计备案交易额达到6000万元。制定《济南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持续实施民营企业攀登行动,新培育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企业1家。持续推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向实体产业和科技创新项目倾斜,力争市属企业实体经济营业收入占比达到50%以上。
建好用好国家级、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高水平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开行济南—匈牙利布达佩斯“全程时刻表”班列,扩大“齐鲁沿黄专列”开行规模,中欧班列年开行量稳定在1000列以上。拓展通往俄罗斯、中亚、东南亚等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推进建设全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加强民生保障服务,守好守牢安全底线。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支撑体系,开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见习岗位1.5万个以上。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53万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000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实施贤文片区旧城改建项目等12个市级国有土地上保障性安居工程、旧城区改建房屋征收项目,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500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间),建成交付安置房约4.5万户,向3.1万户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市民青年人核发租赁住房补贴。


-
今起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
2025-03-31
-
多地加速推进保障性住房落地
2025-03-28
-
济南公积金新政:买现房,贷款最高额度提高10%
2025-03-26
-
山东5部门联合发文!事关农村房屋
2025-03-24
-
济宁市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部分政策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