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止跌回稳”:一线城市领跑 土地市场升温
2025-04-18 15:58:12 来源: 中国网财经
在一段调整期过后,在政策支持、经济环境改善以及市场信心恢复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止跌回稳”的新阶段。
一线城市率先回稳
一线城市率先复苏,成为房地产市场回暖的"领头羊"。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合计成交超2.6万套,同比增长67.7%。不仅是深圳,北上广一线城市均呈现出强劲反弹态势。据安居客统计,上海新房市场3月成交5394套,环比上涨130%;研究院数据显示,北京3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4151套,同比上涨51.7%;广州市住房和建设局数据显示,广州一手住宅网签面积同比增幅均超过10%。
市场止跌的背后,是一系列政策的支持。2024年以来,“517新政”“924新政”及“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相继推出,国家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推出包括松绑“限购令”在内的一系列稳楼市措施。各有关部委随后也释放重大政策利好,形成一套空前有力的政策“组合拳”。降低房贷利率、减少购房首付比例等措施有效降低了购房者购房成本,刺激了需求。截至目前,已有74个城市的房贷利率下调至5年期LPR减20个基点的最低值。契税、个税等税收减免,以及购房补贴政策,进一步减轻购房者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止跌现象不仅体现在成交量上,土地市场也开始出现积极变化。自今年以来,多个核心城市的土地溢价率明显回升,不少热点城市在土拍中出现久违的“百轮竞价”,北京、上海、杭州等一、二线城市“地王”再现。据滨江集团官微,3月25日,公司以约52亿元总价竞得水电新村地块,溢价率69.86%,楼面价7.74万元/平方米;中国海外发展公告显示,3月18日北京拍出的海淀树村地块的楼面价达到10.23万元/平方米,是“两集中”政策以来北京住宅土地历史上首宗楼面价就已经超过10万元/平方米的地块。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分析认为,从过往房地产市场周期变动来看,历次楼市上涨过程中,都会伴随土地市场的快速升温、商品房成交规模的上升及购房者预期的改变。目前来看,这三个条件均已在一线城市出现。城市轮动传导仍然适用于当前的楼市趋势,即一线城市热度上升后,慢慢向二线城市传导,再向核心三线城市传导。但基于人口增长、产业支撑等维度,预计三线城市止跌回稳的动能相对较弱,修复周期较长。


-
济南出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
2025-04-07
-
多地密集出台购房补贴新政 “真金白银”稳楼市
2025-04-07
-
济南出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
2025-04-03
-
3月楼市迎来“小阳春”,二季度核心城市有望持续发力
2025-04-02
-
成交量明显回升!一线城市楼市回暖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