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泉城路北东箭道街 50余户居民居住简陋盼拆迁(图)

2017-12-12 09:37:29 来源: 山东商报

[ 摘要 ]隐藏在省城豪华商业区内的东箭道街,50多户人家生活于此,居住条件的简陋与周围对比日益明显。

隐藏在省城豪华商业区内的东箭道街,50多户人家生活于此,居住条件的简陋与周围对比日益明显。记者周里摄

泉城东箭街道

东箭道街7号院的院落是一条狭窄的走廊,里边住了8户人家

泉城东箭街道

东箭道街棚户区东南北三面被建筑包围,冬日里阳光只有下午晚些时候才会光顾这里 

泉城东箭街道


历下区住建局回应: 

明年上半年或完成拆迁

是处于济南市区黄金地段的一条老街巷,它的周边就是恒隆广场、贵和、世茂、宽厚里……这些城市地标性的商购休闲场所光鲜耀眼。相比之下,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条名为东箭道街的老街巷。

泉城路上日新月异,而这条位于泉城路皇亭体育馆与华能大厦之间的老街巷几十年如一日,50多户人家生活于此,居住条件的简陋日益显现,最终这里成为了省城的棚户区。长居于此的人们年复一年渴望居住条件的改善。近日,记者走进这片被称为“棚改孤岛”的街道院落,一探这里居民的生活状况和岁月变迁。 记者王彦斌

从“十八拐”到“四拐”

12月5日下午,夕阳余晖下,东箭道街2号院大门紧闭,刷了黑漆的木门上黑字红底的对联依然泛着光亮。开门的是张桂贞的儿子楚军,在儿女们各自安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个院子里就住了张桂贞一人。待年纪大了之后,儿女们就轮流来此照顾她。这已经是楚军在这呆的第三天,而到了晚上楚军的三姐就要过来了,楚军就回到自己的另一个家庭中去。

今年91岁的张桂贞年纪大了之后就很少出家门了,她在解放后的第二年搬到这条弯曲的街巷中后,一住就是67年,是东箭道街里最年长的住户。根据史料记载,这条北起南北仓街、南止泉城路的老街巷弯曲达十八处,故又俗称“南北十八拐”,相传,该街系古代府衙卫士骑射巡逻之地。

随着城市的更新变化,东箭道街“十八拐”的景象已经成为历史。现如今,算上从泉城路往里的一拐,这条街只剩了四拐,从泉城路进入,转过三次弯之后,便是死胡同了。张桂贞居住的院落就是现在这条“四拐街”的尽头。

1950年,张桂贞一家人搬到东箭道街的时候,住的是土坯房,“就是用泥巴做成土砖,垒起来,屋顶是青色的小瓦。”楚军今年62岁,他对于小时候住过的土坯房记忆深刻。除了一个儿子,张桂贞还有四个女儿,最大的一个今年已经70岁了。

1970年,张桂贞一家9口住进了现在的房子,“起初就是两间房,一间18平米,一间12平米,红砖红瓦,下边垒了三层石头,外貌到现在变化不大。当时房子是由公家统一修盖的。”也正因如此,现如今在东箭道街居住的多数住户们每个月要向房管局缴纳租金,张桂贞一家要缴纳的租金从最初的一个月几毛钱到现在的一个月十几块钱。

变与不变

张桂贞已满头白发,说起话来思路依然清晰。院子北边一间12平方米的屋子就是她平常睡觉吃饭以及会客的地方了,室内两张桌子,北侧的一张桌子上放着两碗剩菜,南边的桌子上则放着一盆饺子馅,“三姐晚上来了,一起吃顿饺子。”

西侧的墙上挂着一个老式的摆钟。从1950年到2017年,张桂贞在此度过了大半生的时光。上世纪50年代,为了补贴家用,张桂贞外出干壮工。“和现在的农民工一样,哪里盖个楼就去和泥、搬砖。印象深的就是盖黄台电厂的时候,得有20里地,每天都是跑着来回去干活。那时候我们周边都是一样的土坯房,很多人干拉洋车、拉地板车的活。”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张桂贞的大女儿开始工作了,“在济南印刷二厂当工人,一个月18块钱的工资,再加上他爸的收入,我就不再外出干活了,那时候一家人就着2毛钱的咸菜就能吃一顿饭。”到了70年代,“孩子们都有工作了。”张桂贞的老伴在1977年去世了,两年后,她婆婆瘫痪在床,直到1994年去世,这15年的时间都是由张桂贞来照料。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上世纪80年代初,位于泉城路15号的皇亭体育馆开始修建,1985年,皇亭体育馆建成。正是皇亭体育馆与之后位于泉城路17号的华能大酒店的建设,东箭道街开始了第一次拆迁。到90年代明湖片区开发,东箭道街再次拆迁。到现在,东箭道街上就只剩了55户人家的老房子。在周边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这片区域就像是被时代所抛弃一般,维持了原来的面貌。“你这住的还不如我们好呢。”张桂贞住在农村的亲戚,来看她的时候会这么说。

声明:以上资讯中涉及到的面积均为建筑面积
微信
更多分享
猜你感兴趣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