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房销售额9.7万亿元 一线楼市率先回暖

2025-01-18 10:02:09 来源: 中国经营报

[ 摘要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12月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继续增加,较上月增加6个至23个,上涨城市个数创自2023年7月以来新高。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2024年9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积极变化,当年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0.5%、1.0%,扭转了之前连续下滑的态势。

一线城市“止跌回稳”信号已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70城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1%,跌幅连续三个月收窄,相比本轮企稳前的-0.7%(9月份的水平)大幅收窄,同比降幅也由-6.1%收窄至-5.7%。其中,一线城市自2023年6月份以来首次反弹,环比由2024年11月的0.0%反弹至12月的0.2%;二线城市自2023年7月份首次止跌为0.0%;三线城市环比下跌0.2%,自2024年8月份以来已连续4个月跌幅收窄。

2024年12月,70城二手住房价格环比下跌0.3%,跌幅与11月持平,相比于企稳前的-0.9%(9月份的水平)大幅收窄,同比跌幅也由8.5%收窄至8.1%,连续三个月跌幅收窄。其中,一线城市环比涨幅由上月的0.4%收窄至0.3%,二线城市跌幅由0.2%扩大至0.3%,三线城市跌幅由0.5%降至0.4%。

从2024年12月份70城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指数来看,12月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继续增加,较上月增加6个至23个,上涨城市个数创自2023年7月以来新高;4城环比持平;其余43城环比下跌,下跌城市个数占比约61%。

大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关荣雪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9·26”新政后新房价格走势出现积极变化,价格止跌城市逐渐增多,环比降幅也有明显收窄,基本回归至2023年6月临近持平的水平,企稳迹象渐近,这对于市场整体信心的修复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线城市方面,2024年12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2%。其中,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5%和0.2%,北京和广州均下降0.1%。据了解,上海新房价格自2022年6月份以来环比持续正增长,环比已连续上涨31个月,豪宅成交热度支撑起了房价的强劲走势。

同时,2024年12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5%、0.9%和0.1%,广州下降0.3%。

研究院院长张波指出,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连续3个月总体持续向上趋势,尤其是二手房价格向上的同时,伴随着成交量保持高位,连续量价齐升已经体现出明确的“止跌回稳”信号。

从线上的数据来看,2024年四季度二手房找房热度相较于2023年同期总体上升了50%。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归因于今年楼市刺激政策主要聚焦于一线城市,持续的政策激励有效释放了购房需求,北京、上海表现得尤为明显,广州的找房热度同比升幅最小。

此外,二线城市也呈现出点状复苏格局,厦门、武汉、成都、天津等城市二手房价格呈现出弱复苏态势。

张波认为,虽然目前止跌回稳本身更多体现在房价层面,但成交量是房价稳定的基础,只要今年春节后二手房成交量依然处于荣枯线之上,市场的热度就能保持,从目前态势来看,春节后热点一线城市的小阳春是值得期待的。

政策落实是关键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9%,降幅较1—11月收窄1.4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7万亿元,同比下降17.1%。

据了解,自2024年5月份以来,销售降幅连续收窄。从重点城市来看,据CRIC监测数据,当年12月30个重点城市整体成交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17%,绝对量水平较2022年12月亦增长2%,创近三年同期最高,与三季度月均值相比增长86%,全年累计同比降幅显著收窄至23%。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2024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0%,不仅近期降幅相比前几个月有所扩大,而且降幅也大于2023年的20.4%,意味着,尽管近期销售端明显好转,但增加开工的积极性仍比较低,开发商仍倾向于卖房,保资金链、保交付。与此同时,房企拿地的积极性也不高。根据克而瑞的统计,截至2024年12月20日,300城土地市场成交建面10.3亿平方米,较2023年同期下降17%。

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比1—11月的-10.4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降幅连续2个月扩大。由于土地出让、新开工持续下降,导致施工面积降幅一直在扩大。同时,2022—2023年以来销售下滑明显,加上前期保交付力度较大,竣工量也在收缩。增量投资、存量投资两个角度都在拖累开发投资的稳定。整体来看,商品房销售端的好转还未传导至供给端。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开发商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7%,较1—11月收窄1个百分点。李宇嘉指出,2024年以来资金面持续好转,降幅持续收窄,其中贡献度最大的就是占资金来源50%以上的销售回款,这部分资金2024年下降21.71%,较1—11月大幅收窄3个百分点,较2024年年初大幅收窄11个百分点,意味着白名单融资对接机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同时,销售稳定或增长的企业主要是国央企和稳健性民企,改善型新房项目受到市场欢迎,加上预售资金监管严格,金融机构资金投放积极性提振。

回顾2024年,房地产政策延续宽松基调,中央层面,“5·17”“9·26”上下半年两轮政策托底市场,尤其是“9·26”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最强维稳信号,带动市场出现明显恢复。

当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强化更加坚定的稳楼市基调,住建部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五大重点任务,其中“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位居首位。

地方层面,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4年全国各地出台约800条房地产政策,多数城市全面放开限制性政策,同时从降低购房成本、加大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面释放政策利好,当前居民购房首付比及贷款利率已达到历史最低,限购政策也处于实施以来最宽松阶段。

展望后市,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认为,2025年新房销售恢复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居民收入预期尚未根本性扭转、有效供给不足、二手房市场对新房“替代效应”等。根据中指研究院预测,中性情形下,预计202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3%,乐观情形下,若货币化安置100万套城中村改造、收储存量房等政策加快落实,202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或可实现止跌。同时宏观经济运行企稳、居民就业和收入改善也是房地产止跌回稳的必要条件。

供应端来看,短期土地缩量、房企资金承压、市场库存积压等因素仍将制约投资开工恢复,预计2025年开工投资仍面临下行压力。整体来看,盘活闲置存量土地将是2025年促进投资开工“止跌回稳”的关键,只有投资开工恢复,才能增加市场有效供应,推动市场进入新的循环。

声明:以上资讯中涉及到的面积均为建筑面积
微信
更多分享
猜你感兴趣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