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置业”未成主流 新人口迁徙难缓地方楼市
2016-01-27 09:35:0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但多数业内人士看来,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恐怕并不乐观。在广大中小城市中,与城镇居民的改善型需求和农民进城购房需求相比,返乡置业所占的比重总体较小。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尚难成为主流。
其主因在于,大部分返乡群体并不愿意留在家乡,而倾向于在条件更好的一线城市和区域中心二线城市扎根,加之中小城市房地产项目的品质、综合配套等难尽如人意,因此,在春节返乡群体中,有效需求仍是少数。
人口密码背后的房价
在微观的视角背后,人口流动呈现出另一种大趋势。
第一次迁移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带来了城乡迁移浪潮,尤其在1984年后,国家逐步放宽对人口迁移的制度限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了条件。但从区域上看,人口迁移还主要集中在省内。
第二次迁移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1992年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后,人口迁移流动进入快速提升周期。相比1980年代,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迁移量都增长了近4倍。从区域上看,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重持续增加,而中西部区域人口则保持净迁出。
第三次迁移发生在21世纪以来。全国人口流迁规模和速度持续强化:东部地区人口迁入量仍然占有绝对优势;西部地区虽有大量人口迁出,但仍然具有一定凝聚力;中部地区则首次成为全部净迁出地区。
这种趋势将对未来房地产市场产生深刻影响。中信建投指出,一线城市因长期享受外来优质人口流入带来的人口红利,应继续成为房企的优先选择;紧邻三大经济圈的次中心城市,其丰富的资源对高素质人员具备较大吸引力,也应是房企重点关注的对象。
相比之下,人口净流出省份的非核心城市被列为“警惕选择”级别。其中,过去人口流出最严重的区域有两个:除成都、重庆、贵阳以外的西部川渝黔连绵区;东部的浙西南-闽西连绵区。此外,近年来东北三省也出现明显的人口外流趋势。
相应地,这些“警惕选择”区域的楼市走向,同样也值得警惕。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经济发展和产业配套的提升是吸引人口的重要因素,但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短期内要实现这种目标恐非易事。
能打破这种大趋势的,只有国家层面的重大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也并非利好消息。有专家指出,尽管我国城镇化仍有巨大空间,但随着新增需求的放缓,房地产业增速下滑已不可避免。

-
多地“组合拳”稳楼市 二季度成政策优化窗口期
2025-04-15
-
“稳楼市”就是“大宗促消费”,政策加力、房地产逐渐“筑底企稳”
2025-04-11
-
一季度楼市政策超170条 购房者期待更多降成本新政
2025-04-11
-
3月楼市迎来“小阳春”,二季度核心城市有望持续发力
2025-04-02
-
成交量明显回升!一线城市楼市回暖
2025-04-02
-
济南公积金2024年度报告
2025-04-01
-
济南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首张房票发放
2025-03-28
-
济南二手房挂牌量增长,整体价格回稳
2025-03-28